帝色撩人_作者:梁清墨(1268)

2019-01-31 梁清墨

  “天下芸芸,不乏饱学之人,名声鹊起之辈,但其中有些沽名钓誉,有些德行卑劣,有些颓靡堕落,无可救药。这些人,纵然才高八斗,云止也不屑与之为伍。故而,举凡收到云止邀帖之人,必是真正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贤者,深受云止真心钦佩。

  “诸位踏入这鹿隐山庄,在这鹿鸣宴上,所说的每一句话,云止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外泄,待诸位离开,亦不会有任何人再提起,这是我凤云止对诸公的君子之诺,也是云止对诸公操行的信任。

  “诸位皆是通透世事、聪明绝世的人物,我相信你们也已经参悟了此回鹿鸣宴真正的含义。

  “自百年前我大晋河山一分为二,后北地彻底更换天地,晋室皇族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故土,上至君主,下至权臣,只知争权夺利,攀富比贵,不思强国利民,置社稷民生于不顾,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我辈有才之士满腔怨愤不能舒,满怀抱负只能尽付那酒觞之内,在逍遥散的麻痹下自以为飘飘然,实则不过是胆小怯懦,消极避世。”

  柔弱的身躯,侃侃而谈,慷慨激愤,似是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势要凭借一己之力肃清这汤汤乱世的颓靡腐败。

  她所言,其实众人皆知,而且了解得比她更深刻,然而这众人皆知的事实,却少有人敢如此坦荡直言。

  因为,这浓云笼罩的天下,不舒服的人众多,但不怕死敢站出来与天相争的人,少得可怜。

  那余下的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压抑地活着。

  他们长啸,狂歌,豪饮,做出一副藐视一切的姿态,却实则,活得可悲,可怜!

  凤举自己也是出身士族,士族把持朝政,彼此争斗不休,但她还是直言不讳,这便更加令人信服。

  “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君子之风,山高水长。苍山不惧风雨,河水可掀万丈波澜,然而放眼当世,无惧风雨、敢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君子,何在?”

  世道乱离时,正需君子挽大厦于将倾,然而君子们却成群结队,或自居为隐士,或装疯卖傻,任由魑魅猖狂。

  如此下去,这世道……还有救吗?

  卫啸站在河水浅滩的水石上,手中抱着他最心爱的玉笙,目光幽深。

  他一身武艺,少年时满怀壮志,期盼着报效军中,建功立业,可是后来有一次,他亲耳听到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与人商议着如何挪用军资,他一时激愤去找父亲,请父亲上书告发,父亲却命人将他打了一顿,让他保持沉默。

  后来,他听说有一个人告发那个将军的所作所为,却反被诬告,最终惨死。

  自那以后,他便彻底失望了,从此一心只沉醉于吹笙,与人谈天说地,放浪形骸。

  而今……

  卷三:玄黄翻覆,凤鸣朝阳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明君已成

  所有人都震惊于凤举的慷慨陈词、在思想斗争中犹豫挣扎时,突然听到一声玉石震碎的声音。

  他们循声望去,却惊讶的发现,卫啸将他最钟爱的玉笙重重砸在了脚边的水石上,玉笙粉碎,四分五裂,那剔透晶莹的玉石便纷纷落入了河水中。

  卫啸昂藏潇洒的身姿立于河水之中,在粼粼水光的包围中,愈发轩轩韶举。

  “君不君,臣不臣,则朝纲崩。为君者不明,不仁,不威,则为臣者不贤,不忠,不为,为民者更是不幸。

  “过往卫啸避世,不入朝为臣,只因主君不值得卫啸追随效忠。

  “今日长陵王虽非我晋人,但天下本一体,三皇五帝皆为君,也并非同族同脉同姓,只要有盛世济民之志,有君临天下之威,那便可使万民归心!

  “殿下磊落坦荡,重情重义,重信重诺,更是当世无可争议的雄主,若遇君如此,卫啸自愿效犬马之劳,辅佐君上荡平乱世,君臣一心,共创盛世!”

  这一幕,凤举没有料到,慕容灼没有料到,裴待鹤、楚秀等人也没有料到,其他人更是惊讶万分。

  可是,事实就发生在眼前。

  卫啸,他真是敢为!

  他居然将话说得如此直白。

  在静默无声中,凤举满面崇敬,正要举步上前,却被慕容灼伸手拦下。

  他自己亲自走下盛世亭,穿过众人让开的路,来到卫啸面前,敛衽躬身,郑重作揖。

  “能得鹤亭卫啸归心,是本王之幸,天下之幸,万民之幸。曜天在此多谢!本王以自身性命为誓,必不负先生,不负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