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轿撵是一早儿就备好了的,只等着人回来。刚刚大嫂还命人准备了冰镇银耳莲子羹,和消暑的梅子汤,一准儿不会出差子的。”
大夫人谢氏,掌管罗府中馈,一向深得人心,妯娌间相处得也近似姐妹。
“你们办事,为娘何时不放心过!这不是头回见那孩子,为娘心急吗!”
“回老夫人,几位夫人,老爷、少爷、表姑娘已经进入院子,马上就到了。”孙妈妈率先进来报信。
只见众人齐齐地盯着门口,瞧着一位姑娘扶着罗老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正堂。
“来,梨儿,这就是你外祖母。”进了屋子坐下,罗玉衡迫不及待地向众人介绍着苏梨。
“芸娘,孩子,你就是我的外孙女啊,你和你娘长得太像了。”老夫人泪眼汪汪地伸手拉过苏梨,颤颤巍巍地抚上她的脸庞,“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一句回家,让人感慨无限。苏梨自知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回家了,但现在这样也好,既能替原主尽孝,也享受了亲人的温情。
“外祖母别伤心,今后,阿梨会替母亲常外祖母身前尽孝道。”
“娘,您别伤心,薛老大夫可是不许您激动地。”李氏见老夫人情绪激动,唯恐刚痊愈的身子再次发病,赶紧上前劝慰,“再说,阿梨已经回家了,再也不能离开您的,您该高兴才是。”
“对对,我这是高兴,见到外孙女高兴的。”老夫人接过孙妈妈递上的帕子擦了脸,又看到苏梨微红的眼睛,说道,“好孩子,咱们都不哭,咱们家今后都是高高兴兴的。”
“来,孩子,见过你那三位舅母。你小时候,她们可没少抱你,疼你。”
苏梨依次向三位舅母行了礼,三位舅母自然也是毫不吝啬的拿出了各自压箱底的宝贝,一股脑儿的都送给了苏梨。
话说,三位舅母倒不是在公婆面前做戏,才如此大方。只因罗家男丁总是多过女子,且这一代又是一家一个男孩,独独罗锦芸生了一个女娃。所以,苏梨幼时,就极其得三位舅母的疼爱,那些年可没少把好东西送到成安伯府。只不过担心苏梨失踪了十年,早已不认得她们,就没太靠前,怕太热情吓到孩子。
“对了,快去书院给两位少爷送信儿,让他们下了学赶快回来。还有通知几位爷,就说外甥女回家了。”谢氏到底是执掌中馈十几年的人,想得自是面面俱到,赶紧吩咐人去通知两个在学堂的侄儿和上值的二位爷。
“等等。”罗昀打断了母亲的话。
“祖母,母亲,两位婶母,我们刚刚在街上碰到了三叔,他说等下了值,便即可回府。我爹、二叔,还有两位堂弟,我在路上就派人去通知了。”
话刚落,就见两个身穿官服的两男子快步走进来,连丫头的通报,都等不及。
“外甥女回来了?我们散了朝接到消息,就直接赶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芸妹,我们终于找到她了。”
马不停蹄进门的是刚下值的大舅舅和二舅舅。
“今天是个好日子,你哭什么。”
这位抹泪的是二舅舅罗锦骐,二舅母王氏一边拿起帕子帮他擦去泪,一边怨怼着。
“行了行了,从今往后,阿梨就住咱们眼皮底下了,吩咐好底下人,照顾好阿梨的生活起居,才会重要的。”
……
认亲大会终于结束,苏梨被罗家的热情感动,外祖父母,几位舅舅舅母,三位性格各异的表格,整个府邸洋溢着浓厚的亲近之感。
苏梨回到舅母给自己收拾好的院子休息,陪着她的是分别叫做秋雨和春阳的两个大丫头。
这院子名叫惠安苑,是苏梨母亲未出嫁前的院子。自罗锦芸出嫁后,除了夫妇二人年节省亲回来小住两日外,这里空置已十多年了。
这个院子位于府上的中轴线上紧挨着外祖父母的碧秋堂的身后。
惠安苑院中,梨树满园,据说是罗锦芸喜爱梨花,罗大舅舅当年因疼爱妹妹,亲自移栽了多棵梨树到妹妹的院子,供妹妹玩赏。
苏梨站在窗前,无聊地拨动着窗边的流苏,深感空虚。
唉!这里哪都好,人好,环境好,可就是感觉空荡荡的。
也不知道他在干嘛?
“真是的,才一天而已。”才分来一天,自己竟能如此想念,苏梨自感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