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多磨_作者:闲眉(107)

2019-01-31 闲眉 美食文

  小胡椒正仔细看着,沈依依却是催了起来:“赶紧去,今晚若能拿回来最好,该加银子就加银子,不要舍不得钱。”

  这么急?是开脚店需要的东西吗?沈家几位老爷就要把她嫁给吴德了,她还有心思管脚店!她果然挺中意这门亲事,说不准心里正乐呢!小胡椒越想越气,眼泪汪汪地拿着纸去了。

  汪清凑到沈依依跟前,问道:“沈小姐,我要做什么?”

  “你去富阳县,替我做点准备,打个前站。”沈依依说着,招手叫他靠近些,耳语了几句。

  --------------------

  沈家几位老爷急着讹沈依依她爹一笔钱,也急着挽回沈家的名声,连夜赶路,到了富阳县。

  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沈家的三位老爷,已经经由银子领路,坐在富阳县令胡恒秀的面前了。

  室内没有旁人,沈家三位老爷就懒得顾忌,直接把一摞银票推到了胡恒秀的面前。

  胡恒秀望着银票,捋着胡子,有些犹豫:“吴德已然定罪,只等流放千里了,突然却把他放了,不太好吧?”

  关键是,放了吴德,对他的政绩会不会有影响?

  沈二老爷把银票朝前推了推,言辞诚恳:“大人,在这桩拐骗案里,我们沈家是苦主,既然是苦主的请求,大人就算把他放了,又有谁敢说什么?”

  这倒也是,人家被拐的苦主都表示不追究了,他又何必死咬着吴德不放?再说了,这次考绩过后,他无论升迁,都会离开富阳县,再不捞一笔,就来不及了……胡恒秀想着,露出些笑意来,道:“那就依了你们,毕竟成就一桩姻缘,也算一件美事。”

  “谢大人成全!沈家上下都会感念您的恩德!”沈二老爷带着沈四和沈五起身,给胡恒秀深揖了一礼。

  胡恒秀摆摆手,道:“吴德毕竟是正式羁押在案的犯人,还得办些相关的手续,才能交给你们,你们先回去,晚上过来领人。”

  沈二老爷心领神会,毕竟这不是什么好事,得避着点人,天黑了再来。他再三向胡恒秀道了谢,领着沈四和沈五告辞,只等天黑来领人。

  他们离开县衙的时候,正赶上县衙门口敲锣打鼓,十分热闹,沈五老爷好奇地看了几眼,问道:“这是在做什么?舞龙舞狮么?”

  沈二老爷瞥了一眼,道:“许是胡县令请的戏班子?”

  沈四老爷道:“戏班子有什么好看的,我们赶紧回客栈吧。”

  沈五老爷只对唱小曲儿的感兴趣,闻言便不再探头,随他们去客栈了。

  县衙门前,鼓声隆隆,锣声震天,一班穿红着绿,戴着假大头的滑稽人,搔首弄姿地扭着秧歌,嘴里还唱着不成调的曲儿。

  这般场景,通常只有过节才得一见,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围观群众,不时爆发出阵阵的喝彩声。

  就在热烈的气氛达到最顶点的时候,几名滑稽人亮出了锦旗,拉开了横幅。

  锦旗和横幅,可比扭秧歌还稀奇,马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第75章 亲事不由己(6)

  “那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围观的人群纷纷好奇问道。

  “好像写的是县老爷,感谢县老爷解救……拐骗……”

  “行了,别认字儿了,人家在念,听着就是了。”

  有一名家丁打扮的人挤到人群前,大声地念起了锦旗和条幅上的字。

  字不多,围观的人群一会儿就听明白了。

  “原来是县老爷解救了一名被歹人拐走的姑娘,现在这姑娘登门致谢来了。”

  “拐子最可恨了,县老爷英明!”

  “县老爷英明!”

  “县老爷英明!”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山呼声响成了一片。

  沈依依站在人群后的一块大石头上,看着家丁们扯开横幅,挂到了县衙大门前,又看着他们簇拥着锦旗,送进了县衙的大门。

  他们如此喧闹,竟没有衙役出来阻拦,沈依依便知事情成了一大半了,笑着冲汪清点头:“事情办得不错,回头给你加工钱。”

  汪清太过于好奇,难得地没有为工钱欢呼雀跃,而是不解问道:“沈小姐,那横幅和锦旗,是做什么用的?”

  “歌功颂德啊。”沈依依答道。

  “歌功颂德?”为什么要突然跑到富阳县来,为富阳县令歌功颂德?汪清还是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