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彘摇头果断拒绝。
馆陶长公主向阿娇招手,阿娇走出,靠在馆陶长公主的怀里,偷偷摸摸露出一只眼睛去瞧那名叫刘彘的男孩,就这么一瞧,阿娇觉得这男孩长得也不是很难看。
馆陶长公主越来越满意刘彘了,转而又问,“假如让你娶阿娇呢?”刘彘看了眼母亲,见母亲微笑点头,旋即说道,“我愿以金屋藏之。”
一句“我愿以金屋藏之”就此敲定了两件政治意味强烈的亲事。
第一件便是她和汉武帝刘彻的亲事,第二件便是她二阿兄和隆虑公主的亲事。
“金屋藏娇!”
在如今看来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往日的美好时光,光辉岁月,都随着刘彻的一句“废后!”
结束!
她不恨张汤这个酷吏,张汤一向廉洁自律,对待公案严谨,从不亏待百姓。长门一事乃卫子夫作祟,皇帝有意纵容,才导致她如此狼狈下马。
皇帝想要陈氏一门永无翻身之机,朝中大臣无人敢为“陈皇后”仗义执言。
这也是陈氏一门“自作孽”所以“不可活。”
阿娘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却不知道水满则溢,月亏则盈,当陈氏一族的权利大于皇权时,人人都想诛之。
一位忠心于皇后的宫女,缓缓提步于断桥,向阿娇福了福身体,旋即严肃道,“娘娘,太中大夫张汤求见。”
“不见。”阿娇果断拒绝。
宫女颇为着急,张汤乃是皇帝的身边之人,假如皇后不计前嫌,向张汤施以好感,借机拉拢,使得张汤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兴许“废后”这一项决议,皇帝会收回。
“娘娘,您就放下身段,向张大人哭诉喊冤,指不定张大人会重审此案,再行定案。”
阿娇听得宫女的忠义之言,心下疑虑,这“皇后巫蛊”之案,本就是张汤定案的,今日他来所为何事?见与不见都在一念之间,见,便是对皇帝抱有希望,不见,亦是心死了。
阿娇嘲笑自己,说到底自己心里还是愿意见张汤的,见张汤如见皇帝本人,可以说张汤的一言一行皆是皇帝的意思。
“那就见吧!移驾长门主殿。”阿娇说道。
宫女们私下里纷纷松了口气,皇后倒台,殃及鱼池!大则陈氏一族满门人头落地,小则削弱陈氏一族势力,处死皇后以及皇后身边的忠义之人。
长门宫不像书中说的那样凄凉,这里的树木葱茏,一片生机蓬勃,更兼以宫殿之华美,实乃好居所。
如今,对阿娇来说,长门宫是一个讽刺,是一块郁结在心。
长门宫以前叫长门园,是阿娘进献皇帝,用来邀宠的。
后宫无数宫殿,比长门宫简陋的宫殿有数十座,甚至更多。然而刘彻却将长门宫这座精致华美,在宫中排的上号的宫殿让与她为“冷宫”之所,其用意昭然若知。
他刘彻是想让她陈阿娇“郁结而死”顺带赤~裸~裸打脸阿娘,羞辱陈氏一族。
坐于主位上的皇后将这“雍容华贵”四字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一见,都会为之颤抖。
这种华贵的气度,是多年身居高位而养成的,岂能是卫子夫那等歌女之气所能比拟。一时之间,大殿里的宫女们噤若寒蝉。宫女们谁也不曾见过这样的阿娇,以往阿娇给她们的印象都是“娇蛮怨毒”的模样。
“臣向皇后请安。”张汤气色不变,果真是在皇帝身边呆久了,与别的大臣都不一样。
阿娇轻启嘴唇,缓缓而道,“太中大夫你这话可就说错了,阿娇乃废后,实在当不起这样的抬举。”
“陛下虽将娘娘打入长门宫,但未曾昭告天下,在天下百姓眼中,您是还是大汉皇后。”
这样恭维做样的话,阿娇听得太多,以前听着会觉得欢喜,但现在听,觉得“大汉皇后”这四个字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阿娇讥笑,“甭说客气话,太中大夫张大人此行所来何事?”
张汤旋即道,“陛下仁德,不忍废你,还请娘娘在长门宫面壁思过,罚抄女德。”
刘彻何时这般犹豫了,以刘彻那狠绝的性子,不乘胜追击,实属罕见。原本想要拉拢张汤的阿娇,此刻犹豫了,现在对刘彻怀疑大过爱了。
“我知道了。”阿娇的语气平淡,这倒是让张汤大为改观,昔日那歇斯底里、娇蛮狠毒的陈皇后如今变得淡定从容,好似刘彻怎样处罚她,她都会以“无动于衷”的态度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