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美不美_作者:余生余聲(19)

  第一行,青隐嗔目结舌的念着这句耳熟能详的诗,脑海里几乎是瞬间出现一个名字,她迫不及待展开全部去最后看作者。

  杜淳风,不是杜牧!他是谁?

  竹简最后居然还有蝇头小记,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杜淳风的生平。

  字青玉,号茅斋居士,宣州人士。因所居之处,院内一块巨大青石,凿之为案,伏其上所著史书籍,谓之《青玉案》。

  几乎是晴天霹雳,这时候居然只本能的凭着以前那么多年的语文考试各种诗词翻来覆去的背诵记忆来思考,这句青玉史记的开篇应是杜牧的江南春才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才是正确的,一首杜牧的七言绝句。

  而现在诗只有其中两句,作者同样也是杜姓,人却明显不是那个人。

  她用力捏着竹简的手指指骨隐约泛白,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她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目光重放回开头,好好看一遍。

  上卷,上承东汉下启南北朝。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永汉元年,董卓控制朝廷,历时三年,董被吕布所诛,天下形成地方军阀割据之势。当是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讨伐吕布,袁术等,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长江以北多州郡。最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曹乘刘表病亡,征荆州。寄身荆州的汉王叔刘备退守夏口。曹操亦对江东虎视眈眈。迫于无奈,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共同推动,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退回北方。

  至此,天下三分鼎力之势形成。

  曹操暂退北方,厉兵秣马。此后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曹魏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晋”。

  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原。

  一通连猜带蒙的翻译阅读,青隐发现这里的历史完全对得上她所知三国历史,虽然书中多处描写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对历史记载清晰明了。

  上卷到这里就是完结了,青隐心如擂鼓将竹简重新卷好放在书架上去找下卷。

  “苏叶,今日六娘子怎还没回去?”

  楼下传来艾叶轻微的说话声,青隐至窗边推开一看,果然看见一身标志性绿衣的艾叶带着两个蓝杉三等女奴在楼下。

  “六娘子在楼上看书,还未下楼。”苏叶一张脸沉沉看了艾叶一眼,平静说。

  艾叶已经习惯了她这副样子,毕竟共事月余。身后新调来的两个女奴却还没习惯,偷眼看苏叶还齐齐抖了抖。

  艾叶见此在心里摇摇头,暗道始终是两个十来岁的,沉不住气。

  “老夫人等着六娘子用膳,你我一起去请吧。”艾叶抬手让身后两人等着,自己与苏叶齐步入阁。

  墙角听到这里就不能继续了,青隐赶紧去把另半卷《青玉案》抱在怀里走到楼梯口。

  “艾叶,你们不用上来了,我这便。下来。”

  正好赶在她们准备上楼的时候,她怀里抱着书袋一步一步走下楼梯。四个丫鬟双手相叠放置腹前屈身行了礼后分列两边,两两相对各自守楼梯与门口。等青隐走过艾叶苏叶从后面迂回她身后,然后才是两个蓝杉女奴跟上。

  身后跟着四个人,却只能听见一个人的脚步声。清浅的,还有衣带飞舞的沙沙声,这样行动有素整齐划一的丫鬟也只有这样的世家才能□□出来。

  从东斋到正房必穿过花园,东斋与抱夏阁湖相对而立,一左一右。怀里抱着《青玉案》走在沿湖的路上也没有注意走到哪里了,艾叶苏叶没有出声提醒,青隐有些神游太虚的走过去。

  “嘭”的一声,墙没撞上,撞了个人。

  胸前被竹简硌到,隐隐作痛,手臂一松书袋里的竹简啪嗒掉地上。

  地上还半仰躺了个熟悉的人,青隐咬牙忍了痛,弯腰去扶地上被撞倒之人。

  “表弟,你怎突然就出现了,你来这里做甚?”这里可是姚家女子族学,家中郎君等闲不涉足。

  罗伯庸没有理会眼前那只手,自顾捡了竹简站起来,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