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寺里平常都这么香火旺盛吗?”她抬了抬下巴,问身边人。
“不是,禅院周围风景甚好,所以很多人喜欢来这里附庸风雅,尤其像今天的上巳节。”思衍看小丫头站稳才松开手,环视周围人群淡淡回道。
青隐闻言撇撇嘴,咕咙道:“这么多人,再美的风景也不美了吧。”
思衍怎么可能在小丫头生辰之日就带她出来与一群人挤来挤去,他好笑的摇了摇头。“禅院后山景色才真是一绝,那里没有人。”
青隐双眼一亮,默默决定自己也要去后山看看,她附庸风雅不行看看美景还是很行的。
去之前,她还是清醒的记得要打听下自己能不能进去的,于是问思衍。“我可以去吗?”
“有我在,你想去哪里都可以。”思衍停下脚步,扭头认真的说。
青隐两辈子终于体会到有一个宠妹的哥哥是种什么体验了!此刻终于不用再羡慕别人家的哥哥了。
苏叶留下看马车,只有艾叶能陪着进去,青隐遗憾的看了看苏叶,对于不能带她一起进去有些抱歉。
本来嘛大家都难得出门一趟,这来都来了她却只能守着马车。
思衍再次伸手过去牵青隐,道。“阿隐,跟着我走。”
有些人真的自带气场,不管他身处多么拥挤的人群,都能自成一片安然自若的空间。
一路都有人让路,偶尔还有不认识的人对思衍打招呼,称呼都是圣僧!
“圣僧,许久不见!”又一个中年妇女过来打招呼。
青隐认得她,是长洲知州陈夫人。陈大人连任长洲知州,所以他们一家依然还在长洲住着。
她发现这位阿兄好像在和尚界的逼格挺高的,人家堂堂知州夫人打招呼呢,他也只是微点头就过去了!
而她还得福了福身,正式问安。“陈夫人好。”
陈夫人端庄的笑了笑,点头道。“女郎好。”
碰见认识的陈夫人只是一个插曲,见过之后就各自分开了。
青隐被兄长带着和苏叶一路走过不停留的向禅院后院走,前面是人山人海的热闹,到了后院就只偶尔路过两个僧人了。
跟着兄长走到了后面,已经看不见一个俗家人了,她用力握了握兄长的手。“阿兄,你带我去哪里?”
思衍答道:“先去我的禅房,让你歇息会儿。”
“师父,小师叔,你们来了。”心远笑着从禅房里跑出来,双手合掌施礼。
思衍回到寺里也是心情颇好,微微点头跨步前走,青隐对着心远小师父笑了笑跟上。
阿兄住藏经阁?青隐张着嘴,仰头又看一眼那大殿上的牌匾,没错就是,藏经阁。
她不自觉小声惊叹。“我的天呐,阿兄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吧!”
“小师叔,您在说什么僧?”心远隐约听见什么,好奇的凑上前。
“扫地僧。”她重复一遍那个神一样的身份。
“怎么可能,师父可是大家公认的圣僧,而且他又没有犯错为什么要被罚扫地?”心远一直把师父当神一样看待的,他觉得师父是不会犯错的,更不会成扫地僧。
“你不懂,我说的扫地僧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不管是佛法还是武功,那简直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哎,对和一个没有看过金庸伯伯《天龙八部》的人提起扫地僧,简直如同鸡同鸭讲。她摆着手,挥开他铮亮的光脑袋进入殿内。
青隐丝毫不知道自己这番话对这个单纯的小和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年后被自己儿子批判时哑口无言。
思衍住在藏经阁一个独立小禅房,屋里很干净整齐,看得出时常有人打理。
心远小师父提前准备了茶水,还有素斋,所以他们一到直接就有饭吃。
吃过斋饭心远收拾碗筷离去,屋里就剩下兄妹两人,青隐坐在蒲团上稍歇了会儿,又惦记起后山的美景,眼睛就不由自主的看向门外。
思衍听见院里脚步声时,才放下手里的经书对青隐道。“阿隐,你先去后山看看,我处理些事情,处理好了过来寻你。”
青隐简直喜出望外,跳起来就往门外跑。
“咦,苏叶你来了,咱们马车呢?”
“回六娘子,马车心远师父请寺里其他师父看着了。”
“如此最好不过,快走,正好一起去后山。”这最后的一点愧疚也没有了,她带着两人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