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苒娘应声,把纸钱和叠的元宝拿出来装了个篮子,一块上坟。
赵氏一个劲儿给谢高志使眼色,催促他。
众人一行集体作陪,浩浩荡荡的去了后山上。
村里的人见了,也纷纷打招呼。
谢远志要拉人到二房去吃饭,谢高志这才拦住,“我家里啥都弄好了,去啥的二房!?”
不去二房,谢远志也让大儿子留下来陪客。
堂屋里摆了桌子,赵氏一下子做了十来个菜,又炖了俩汤,摆了一桌子。
吃着饭就又说起谢大郎科考的事,他今年春试之后成亲,之前本来定了婚期要成亲了,结果女方的娘去世,守孝了三年。家里也一直盼望着他能多安心念两年书,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只是谢大郎去年就和顾大郎一块下场,顾大郎高中,他落榜了。
科考本来就有运气的成分,有些人学问好,但就是屡试不中,有些学问平平,一考就中了。谢大郎的学问她不知道,但他们这意思明细想让她走知府大人的路子,也直接给他们撂明白,“知府大人的路子可是不容易走的!”
“你表哥好了也是你们好了,你跟知府公子都是结拜兄弟,找知府大人说说有啥了!”谢高志立马就有火。
“那你们准备拿多少银子去打点?”顾楚寒直接反问。
这话问的谢高志和赵氏都愣了愣,“你和知府公子都是兄弟,又不是啥外人的!”
顾楚寒呵呵,“那功名就算是拿大把银子花钱买都买不到,你们想空手套白狼?还是想我给你们出钱去打点?”
谢高志脸色发青,难看着脸,头上青筋都快冒出来了。
赵氏忙问,“那得多少银子打点?”又问,“当初你那大堂哥拿了多少银子打点的?”
“我不知道,也不是我去打点的!指望拿银子打点,不如提升学识。那点银子不够塞牙缝,也送不进去!”顾楚寒直接让他们别打送钱的主意。
“让你说句话就这么难!?眼里就没有舅家了是吧?!你奶奶当初求着借钱,说要报答!现在报答的是啥!?好处全在他们自家人手里!叫你说句话还求着你!?”谢高志发飙。
顾楚寒勾起嘴角看向他,“面鱼儿你家挣了六七两,二两半银子的报答,还想咋报答?”
谢高志怒的就要拍桌子训斥。
赵氏一看就心道不好,先喝了他两句,“行了你!喝点猫尿就发疯!回屋睡你觉,别发酒疯!”喊了儿子把他搀走。
谢高志气愤万分。
赵氏看他离开桌,忙又笑着解释,“你大舅早上就喝了的有点多,刚才又喝了几杯,耍酒疯,别理他!他也就是心里疙瘩在你大表哥科考这了!眼看着下场考试,还要娶亲,这一堆的事儿,手里钱又不宽裕!就想着找你看想想办法,能不能通融一下。”
顾楚寒直接道,“通融是不可能的!谁都不会通融!不过你们拿几篇策论,或者往年的试题做完,我让义兄帮着看看,指点一下。其他的也帮不上!”
赵氏有些失望。
顾十郎解释,“程大哥是举人功名,明年还要参加春闱考进士呢!学问可厉害的!他今年三月成亲,时间也不多,要帮忙九哥还得去请他呢!”
谢大郎回过身,就答应下来。他现在也需要个人给他指点指点,要是程沂能指点他,起码他知道知府大人的喜好,学政大人的喜好估计也都清楚,肯定会给他往那方向去指点。
破五刚过,顾楚寒就给程沂送了信,说是拜年的。
崔氏那边还等着相看的消息,见一直没信儿,让何旌之跑一趟。
谢芳云和谢香云也还都在家里等着顾楚寒走亲戚的,见破五都过了还没影,想到话是她们自己说的不让去走亲戚,都拉不下脸。还是谢远志卖好,说先过去走亲戚,让她们走回头亲戚。
两家人约了一起,带着儿子闺女,谢芳云连儿媳妇,孙女也都带了过来。
顾婆子和顾苒娘又准备了一桌子菜招待。
谢芳云语重心长的拉着顾楚寒和顾苒娘说话,啥啥谢氏不在了,她们亲姨娘和娘差不多,咋样都比外人强,之前家里顾不住自己,如今也是勉强喘过气了,她们三家好亲亲和和的,不能被人挑拨了啥的。
顾楚寒这边听那边冒,准备了走亲戚的礼。
还有顾春秀家,直接让准备了三个篮子,三家的礼都拿上,一天走完,最后在顾春秀家吃的饭,吃完饭拍拍屁股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