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式燕_作者:十四阙(42)

2019-01-27 十四阙

  幸好出门后,风小雅就立刻放开了她的手,而山腰刮来清爽的风,很快吹凉了她的燥热。

  谢长晏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极力转开话题:“那个,唔,这里真是太上皇隐居的地方吗?”

  “算,也不算。”风小雅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有些顾虑,“他老人家时常外出。”

  “那——”谢长晏指了指屋里的少年,“他怎么说好不容易……”

  “他没钱。”

  这可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

  “此人骄傲得很,不受接济不收贿赂,非要自己砍柴下山换种子,种好蔬果再去换蛋;孵养鸡鸭,再卖了换回一只羊。你算算看,多费时费事。”

  第23章 凡情之动(4)

  风小雅本是随口一说,谢长晏却已非昨日阿蒙,立刻答道:“玉京柴火按最好的主干柴算,现价一担八文,够换一两菘荠种子;菘菜三个月既熟,两文一斤,这个院子,刨除自留的最多也就富余五百斤,一千文可换七十枚鸡蛋,孵化成鸡一个月,半岁出售,二十八只公鸡换得一头羊……唔,看来是用了十个月时间呢。”结果被她一顿吃掉,莫怪少年那般懊恼。

  风小雅有些凝滞地看着她,似怔忪,又似感慨。

  夕阳如锦,披在山间。

  谢长晏看着风小雅的表情,心中却是难掩的甜:我可没有白白浪费时光啊。外出游街的那段日子里,有悉心留意过玉京的物价,所以此刻才能答上你的问题。

  所以……我很不错的,是吧?不给你丢脸,对吧?

  所以……我会收起心中那不该有的奢念,学会如何更坦然地跟你相处,尽可能地汲取和收获,以成为更好的人。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连孔圣人都说,从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美色一样的人。可见人心向美,自古有之。然而,只要能牢记心志,守乎礼法,又有何惧?

  孔子当年去见南子,肯定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态。

  师兄,这就是你当时对我娘引用此典故的真实用意吧?

  山风吹来,十三岁的少女笑了笑,伸出手将鬓边的乱发绾了一绾。阳光下,她的脸庞上有一层细细的金色绒毛。

  风小雅看着她,却似是看见了一只蛹。

  谢长晏看着火炉中的炭火,往里面加了一勺凉水。

  冰冷的水一接触到红灼的炭,立刻冒起了白烟,随之升起的,是一股暖流。

  谢长晏搓搓手:“真不敢相信,才九月就这般冷了。”不愧是有冰城之称的玉京啊。

  这时,郑氏推门进来了,手中握着一双鞋。

  谢长晏当即就要起身行礼:“娘……”

  郑氏一把将她按住道:“别动。正好试下新鞋。”说罢,为她穿上了那双鞋。

  白缎鞋面上,芍药花瓣由浅粉逐渐过渡到红,端的是仪态绰约,明艳动人。

  “传说花神为救世人而盗了王母的仙丹,撒下人间,就变成了芍药。因此花界有云:芍药第一,牡丹第二。”郑氏的目光从鞋面上移到谢长晏脸上,仿佛注视着一株即将盛放的绝世芍药,“望吾儿真如此花,不必低头学桃李。”

  谢长晏伸出手指摸了摸芍药花纹,心中却是起了点惆怅:母亲可知芍药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将离”?又或者,聪慧如母亲,也看出了她之前对风小雅的那点心思,所以用芍药在点醒她——勿生不该生之念,远离应当离之人?

  这时,郑氏又问道:“可想好给陛下雕什么了吗?”

  “娘以芍药喻我,那我便雕此花赠君吧。”

  郑氏眼睛一亮:“甚好。那你且忙,娘去睡了。还有,别熬太晚。”

  郑氏离开后,谢长晏从一堆洗干净了的胡桃中挑挑拣拣,最后选出了三颗合适的,取出小刀雕刻起来。

  她的画虽被诟病为“匠气十足”,用于雕刻上,却是恰到好处。

  据郑氏说谢惟善就极擅雕工,得知妻子有孕后立刻雕了一堆木偶送回家中,而那堆木偶就此成为他留给谢长晏的唯一念想。大概是从小把玩那些木偶,再加上手指有力,善于持刀,谢长晏于此技也颇有造诣。不过对谢氏而言,雕刻属于匠人之术,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谢长晏从没在外人面前展露过。

  此番给燕王祝寿,她的琴棋书画全很平庸,拿出去只会贻笑大方,还不如核雕一物,既省钱又新奇还能彰显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