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非先生_作者:浅巷拾花(16)

2019-01-21 浅巷拾花 校园

  “言叙?”

  小西点点头,无奈的笑笑:“那时候小,并不知道,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想明白。”

  第 6 章

  文小西与言叙从一年级的时候就是同桌,她们两个成绩都十分好,成天被老师捧在手心里。到了五年级的时候,高一个年级的学生转到另外一个学校去读六年级了,她们就成了这个学校里年级最大的学生,在那个不大的学校,文小西和言叙,简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独占了班长和副班长的职位长达六年之久。但是命运的跷跷板从来都不会只关注同一个人或是同一群人,这一切的改变来得有些突然,但却是必然的。从那个山村的小学校里跳出来,进入镇上的初中,她们再不能如此的呼风唤雨,由全班最好的成绩沦落到排不进全班前十,只能说这是小学校出来的学生所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命运的跷跷板只负责向比较重的一边倾斜,不负责决定任何一边的重量,每个人的重量,都是自己决定的。

  那天天气依旧颇好,文小西比言叙先到学校,猛然间扎入眼球的密密麻麻的学生,让文小西有一瞬间的迷茫,他们形形色色,在九月的骄阳底下走着,同样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样的在许许多多陌生的同龄人当中游走,未来的三年,不知又将会与哪些人同行。

  值得庆幸的是,那时候学校要搞一个实验班,将各个小学成绩靠前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文小西和言叙,又幸运的做了初中同桌。

  初中的南方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位置,那个位置很好,教室外面就是一面土坡,最不容易被人打扰,文小西和言叙也低调的选择了中间靠后的位置,再不像小学时那样无所顾忌的坐在第一排。那个位置也很好,小西微微一侧身,就可以看见南方。

  新的环境和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还是让文小西有些紧张,她想言叙也是,不过还好,至少还有一些熟悉的脸庞,至少言叙还是坐在她的身旁,至少在少不更事的年纪里就不知不觉诸多关注的那个人,还在自己一回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文小西和言叙,尽管进班时的成绩已经算不上好的了,但是由于这个初一班级混合了三四个小学的学生,老师为了平衡,文小西和言叙还是一人担任了一个班干部。言叙被安排了英语课代表的位置,文小西则是语文课代表。因为这个职位,文小西才得以在初中三年,和不太喜欢与人交流的南方有了一点点的接触。每次收语文作业的时候,她都会有意的从最外边的一组开始收,最后收到南方的位置,然后将自己的作业本,同他的放在最后面。这样的小动作持续了三年,没有人知道,没人有察觉,就那么悄无声息。

  南方理科成绩出奇的好,第一次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的时候,文小西有点激动,她踌躇了很久,将手里的纸条揉了好几次又摊开,无奈的看向了天花板。她既不敢自己将那张纸条给南方,也不敢叫别人帮忙。她想想,还是算了吧,也许他也不需要,于是慢吞吞的将语文作业本发下去了,课间南方没在座位上,她将他的作业本放在桌子上,犹豫了几次都没能把那张纸条夹进去。手里的纸条还是紧紧的攥在手心,已经有些汗湿了。她回到座位上,心脏怦怦跳。

  后来一堂正好是英语课,她将桌上的语文书换成英语书,愣愣的发呆。上课铃声响了,长相魁梧的英语老师,胳肢窝里夹着英语书,手里端着英文作业本进了教室,将本子放到讲台上,放下英语书,又开始了每堂课的问候:“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teacher。”底下一片软绵绵的回应着。已经是上午的最后一堂课,学生不是饿就是困,如此软绵绵的回应出现在英文课上是太正常不过了,毕竟英文课也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打起精神听课的。文小西终于在发呆中结束了这一堂课,英文老师将一摞本子朝言叙挥舞一下,示意言叙发下去。言叙走上讲台,接过本子,开始发。从靠走廊的那一排发起。

  小西突然跳起来,跑到言叙身边:“后面一半给我,我帮你发。”于是从言叙手上接过后面一半的本子,翻了翻,果然南方的在最后面。她将本子一本一本发下去,然后将手里的纸条摊平,神不知鬼不觉的夹到南方的本子里,发完最后一本,回到座位上,发现手心湿乎乎的,整个人有点魂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干了什么。

  一整个中午文小西都有点魂不守舍,她侧着脑袋趴在桌子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南方,他似乎中午从来不睡觉,总是在翻着什么书,或者看着窗外那一面土坡。文小西脑子乱乱的,想的东西也是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