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花厅,他战战兢兢地低着头,到了屏风前拜下去:“三夫人安好。”
沈若华隔着绣花屏风看了看他,道:“起来吧,坐下说话。”
薛兴哪里敢坐,站着勾着头:“小的不敢,夫人只管吩咐。”
沈若华也不难为他,只是慢条斯理地道:“叫了你来,是要问你一件事。”她停了停,带着丝冷笑道:“那齐娘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兴听她说到齐娘子时,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知道必然是未能瞒住三夫人,教三夫人知道了三爷私会齐娘子的事,他原想推说不知道,可是人是他亲自领进来的,三夫人既然问他必然也是知道了,他抵赖不得了。
他噗通跪下,低着头道:“是……是小的的过错,请夫人责罚!”也不敢说三爷的不是,只好自己认了。
沈若华笑了起来:“又不是你与齐娘子私会,你认了有什么用。”她看着薛兴说道,“你说吧,怎么罚你才好?”
薛兴傻了眼,嗫嚅好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又不敢说不罚,只能道:“听夫人发落。”
“你是个忠心的,我也不难为你。”沈若华淡淡道,“只是下一回齐娘子再来,你要这样做……”
第八十一章 施粥惹来的祸事(第五更)
腊八这一日,薛老夫人早早梳洗好了,换了一身素面刻丝银鼠袄,戴着素缎暖帽,手腕上挂着佛珠,带着陈氏上了马车往明光寺去了。
明光寺这一日也最是热闹,隔着数里就被赶来上香讨粥的人们给围得水泄不通,远远可以看见高大的粥棚外已经挤满了人,都是举着钵碗来等着施粥的。
薛老夫人下了马车,望着那一处粥棚,却是皱了皱眉:“怎么搭了那么长,这得花费多少银子!”自打所有送去放印子钱的银子没了,便再没有消息送回来,姚氏那个远房舅爷也不知所踪,偏生还不能大张旗鼓去找,要想法子瞒着府里。她现在已经恨不能一个铜钱掰成两瓣来花,自然是看不顺眼陈氏让人搭的粥棚。
陈氏无奈地叹了口气,扶着她往粥棚过去:“那几位夫人都问得殷勤,收了银子,实在是不好让她们瞧着寒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薛老夫人这才哼了一声作罢,走了不远,就见着明光寺主持慧空大和尚亲自迎了出来,见着她双手合十作礼:“广平侯老夫人,世子夫人。”
薛老夫人这会子好似换了张脸似得,满脸都是笑,忙向着慧空回了一礼:“慧空大师。”
“老夫人真是慈悲心肠,捐了米粮和银子,搭了粥棚救济贫苦,实在是功德无量。”慧空说着又念了一句佛,笑着陪着薛老夫人往粥棚去。往日腊八时候明光寺也会搭了粥棚施粥,只是这一回薛老夫人自告奋勇地要施粥,明光寺也便答应了,只是帮着搭棚子布施。
才到粥棚跟前,前来讨粥的人们已经挤得错不开身去,根本无法让开路让薛老夫人进去,还是慧空让小沙弥们帮着开了道来,这才能让薛老夫人带着陈氏进了粥棚去。
薛老夫人见着这许多人,笑得很是和气慈祥,一边捻着佛珠,一边宣着佛号,与那许多人道:“慢慢来,一会子就会施粥,大家不要急。”
粥棚外挤挤挨挨的人们都好奇地看着薛老夫人与陈氏,打量着她们议论着:“这两位夫人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一旁有人答道:“这就是广平侯府老夫人与世子夫人,这个粥棚就是她们让人搭的,还四处筹了米粮与银子来,就是为了施粥。”
“想不到这些贵府里还有这样善心的人,菩萨必然会保佑她们的。”一个颤巍巍拄着拐杖拿着破钵的老妇人说道,满是感激之意。
“可不是,那些贵府里这样的好人真是少有了。”一个拉着孩子的妇人应和着。
薛老夫人听了这些话,更是得意起来,她高声吩咐着让人把煮好的热粥送了上来,她要亲手施第一碗粥,也好让她的善名传得更多更远。
婆子们很快抬了一大木桶热腾腾的粥上来,丫头捧上来一把大木勺,薛老夫人接了过去,意气风发地舀起一大勺粥倒在陈氏捧来碗里,递给眼巴巴看着的老妇人。
那老妇人衣着破烂,身上的粗布衣裙已经是补丁连着补丁,发白的头上只用粗布系着,接了那碗热粥感激得连声道谢:“多谢夫人,多谢夫人,我那小孙孙还等着的。”捧着那碗热粥也不舍得就吃,如同端着什么宝贝一般,挤出人群快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