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这样,铁饭碗仍然没有保住。没过多久,市场经济的到来,她的父母都被迫下了岗,以后,二人为了生计,开过小卖铺,摆过馄饨摊儿,终日为生活忙碌,更是无暇顾及生娃儿的事情。直到他俩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超市,一家三口的日子才算殷实稳定下来。
“瞧您说的,您不也最后入了小个体这行,怎么说起我三舅就这副嫌弃样儿。”周柳的三舅年轻时就爱折腾,心眼儿也确实黑了点儿,经常去南方的一些厂子收些残次的服装……在拿回他们城里卖,赚了点儿钱后,开了个饭馆子,之后就没再干这些。
“你三舅那是做黑心的买卖,缺德的。我虽然最终也摆脱不了下海经商的命运,但是咱可一直都是凭良心做生意,和他就是本质区别。但是话说回来,做什么买卖都是不容易的,操心的事儿太多,还是手捧国家的铁饭碗过日子最是舒坦。你一个女孩子,有个稳定工作,日后也好找婆家嫁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不愁吃穿的过一辈子,这就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了。”这就是周柳父亲一直对她的要求,有一个稳定工作,早点嫁人生子,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女孩子最大的幸福。其实,要求并不过分,但是,周柳感叹,自己实现起来怎么就那么困难?!公务员考了四次才考上,至于男朋友,她已经数不过来她有过多少次相亲经历了。
第2章 任教
周柳的故事,要从五年前开始说起。那是周柳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三月份开学可以不回学校,因为大学的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三月份到五月份是实习期。说是实习,其实也比较好糊弄过关的,学校不会给你联系实习单位,都是自己找公司实习。一张人人都能开的实习证明,让很多人的实习期实际上就是在变相的延长假期。
周柳家是沿街的一栋复式商铺,一楼是自家经营的超市,二楼是他们自己的住处。周柳的假期生活很是单调,却也自在舒服,基本上每天就是从楼下抱一堆零食上楼,然后一边上网一边吃,偶尔会帮父母看看店。她也没有出去实习的打算,想着在家悠悠闲闲地混到六月初回学校就好了。终于有一天,周母实在受不了在家里邋邋遢遢,游手好闲的她,找了周柳一个当老师的表姐,让她帮周柳联系了一份家教的工作。
周柳这位表姐,名叫杨璐璐,比她大六岁,在当地的重点高中当英语老师。高中老师在她们这个小城市来说,别提是多香饽饽的职业了!杨璐璐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出类拔萃,顺风顺水,大学一毕业就进了重点高中教书,没过多久,就嫁了市里某领导的儿子,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儿。事业丰收,家庭美满,这一切,都让周柳的父母特别羡慕。有个这样的姐姐,生活在她阴影笼罩下的周柳,可想而知,是有多么悲惨了。
杨璐璐任教的高中不仅是他们当地的重点高中,而且是升学率排名第一的中学,第一的美名吸引了市内绝大多数的有钱人将孩子送往此处。努力的学霸们凭实力考进来,有钱的学渣们凭财力送进来。学校领导也很聪明,为了不影响好学生的成绩,把一个年级组的学霸们分出来组成重点班,配备的也都是市级的特级教师。而杨璐璐年纪轻,资历浅,所以被分配带了两个普通的班级。这两个班级有钱的学生特别多,并且也都是学习不好的群体,经常会找家教补课,所以,周柳妈妈便想到让她帮周柳联系个家教的工作。
杨璐璐教的高三某班的班任,是一位四十几岁教数学的张姓女士。这位张女士可不得了,当老师恐怕是大材小用,算数算的精的很,没悟了经商的道道实在可惜,她凭借着当班任这一便利条件,办起了补习班,刚巧,她的补习班正在招聘老师,于是,杨璐璐就把周柳推荐给了张老师。其实,学校有规定,严禁在校老师私下办补习班。于是,张老师的招聘也都是暗地里进行,若是没有杨璐璐这条门路,周柳与张老师就无缘这主雇一场了。
杨璐璐最初与周柳说起去补习班的事情的时候,周柳是有些紧张的。她大三那年只给一个初中的孩子当过一学期的家教,可补习班上课要面对的肯定不止一个人,她觉得自己的水平恐难胜任。而杨璐璐却替她打着保票,说这是份轻松简单的工作,劝她不用担心,她一定可以胜任。
正式上课的前一天,杨璐璐先带着周柳去认路。一路上,杨璐璐向她说了些补习班的情况。张老师的补习班分两个班,A班和B班,A班人比较多,就是些成绩中等或偏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归周柳管,他们的课程也都是跟着学校的课程走,旨在巩固知识,提高成绩,如今已是寒假,A班的课也就不开了。B班却是重点班,重点的意义却超出周柳已有的认知。B班只有三个学生,可仅这三人却带来了补习班百分之七十的经济收入,简直是张老师的摇钱树。他们三人都是张老师班上的富二代,而她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这三人的所有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