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这暗器的图纸就要想个半年才能出来,等图纸出来之后就是试验,这个才是最关键的,试验中他们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在顾水秀看来,两年时间内能做出来就不错了。
而起义军要是能在两年内把新安郡攻下来,那也算是他们的本事了。
春去秋来,很快又到了翠竹山秋收的时节,漫山遍野的金黄看着就喜人,尤其是田野里,秋风吹过,激起的层层麦浪为这秋天增添了一份丰收的喜悦。
如今董孝他们已经可以安排这些事情了,也不用顾水秀吩咐,他们就能把田里的事情理得清清楚楚,不需要顾水秀操什么心思。
值得一提的是,翠竹山又成就了两对对好姻缘,董孝娶了翠芙,董福娶了美景。
董孝的亲事一直是董善心中最大的心事,如今他能看上翠芙,董善自然不会反对,这么多年看下来,翠芙虽然是寡妇,但性情温和,而且明事理,长得也不错,做他孙媳妇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现在翠芙已经有了身孕,再过不久,董善就可以升级当曾爷爷了,若是翠芙一举得男,那董善就没什么遗憾了,就是死,他也能瞑目了。
顾水秀全身心地投入暗器的研究中,等一日用饭的时候她才发现,今日的大米异常清香,疑惑地问了身边的翠喜,这才发现,不知不觉竟然入秋了……
“翠喜,你叫上一些人,这阵子可以开始给家里的人添置秋衣冬衣了,咱们家现在人多,你们可能要赶工了,家里的布匹针线要是不够用就跟董一他们说,让他们出去采购,顺便你再清点一下,家中还缺了什么东西,一并让他们买了,这个冬天我应该会很忙,就是董义,只怕也无暇顾及其他的。
你们就多操点心,要是不出意外,过了明年应该就好了,不过谁知道呢?”顾水秀蹙眉低喃着,看着远处神思不属,好似满腹心事。
翠喜恭顺地应下来,随即温和地说道:“夫人,奴婢不知道您在烦心什么,不过奴婢自从跟着夫人就知道,夫人是个有福的人,一切顺其自然,尽人事,听天命,总会好的,思虑过多也不能改变什么,而且,奴婢相信,不管是老爷还是星驰少爷,他们都不是莽撞的人。”
“你知道我在担心什么?”顾水秀收回眼神,好笑地看了翠喜一眼,叹了口气,轻声道:“他们的确不是莽撞的人,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要有个闪失,都是我不能承受的,所以不管是为了他们着想,还是为了我自己,我必须做点什么才行。好了,你也不用担心这些,忙你的去吧。”
顾水秀揉着太阳穴,示意翠喜出去,一个人独自沉思。
翠喜默默地离开房间,想了想,转身朝竹林的宅子走去,这种时候,只怕也只有少爷他们能劝劝夫人了。
秋收之后,董义终于从外边回来了,看他那淡然的样子,显然对于打铁之事已经是信心十足。
这样也好,她再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图纸让董义过目一下,该调整的地方调整,该修改的地方修改,快的话,或许入冬就能开工了。
正是因为如此,顾水秀和董义更忙了,时常见两人拿着一些图纸在庭院里讨论,有时候争执起来,甚至都会怒目相视,有几次顾水秀被逼急了,甚至直接摆出主子的身份,吓得翠喜几人全都跪了一地。
等两人吵完,顾水秀才发现跪了一地的下人,极度无语地嗫嚅了两下,最终强忍着收起自己的怒火。
期间沈世康对于顾水秀和董义神神秘秘的举动也好奇了一下,只不过旁敲侧击之后,什么都没打听出来,他也只好放弃不再过问。
沈世康都不管了,其他人更加不会上赶着去找不自在,只是偶尔见到顾水秀和董义争执的时候会出来说两句,久而久之,众人也都习以为常了。
第四卷 行军篇 第四十九章 打铁这事,家书到
入冬之后,翠竹山的烧铁窑子终于修建好了,一切都是根据董义的意思来的,从窑子建成之后,翠竹山每天白天都能听到那里传来的打铁声音。
一开始众人见董义打铁全都惊奇地围观,好整以暇的想要看看董义打的是什么玩意儿,只不过他们期待了两三天,却只见到一个半圆的圆筒,没头也没尾的,连装水都办不到,这玩意儿能顶什么用?
看不明白的众人无解地散开,新鲜劲儿过后,大家也不再去山洞那边了,反正过去也帮不上忙,问董义他又什么都不说,再过去就是纯属给自己找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