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当家_作者:佛前青莲(241)

2019-01-18 佛前青莲

  快到御书房的时候,那个小太监最后道了句,“沈大人,黄大人的长子,刚在定国将军的手下立了大功。”

  定国将军?

  就是那个大伯想把谨婉送到定国将军哪儿去,想当定国将军老丈人的定国将军?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驳

  庆丰帝其实是挺后悔的,早知道,就应该把谨彦送出宫去,这都指了婚了。

  可现在……

  不过,他看在跪在下面的黄侍郎更加恶心。

  一个大老爷们,哭成这样,成何体统??

  一见谨彦进来,庆丰帝便板起了脸让谨彦解释,为何禁黄女官的足。

  庆丰帝就不明白了,明明沈谨彦自己工作能力很强,都能干完的事,干嘛非得让黄葛二人来干。

  对,她要去嫁人,不过,也可以慢慢教导。

  又不是每个人都像她工作心这么重的。

  更何况,她嫁完人,还是要回来工作的,全部教会葛黄二人,好像也没那个必要不是?

  在庆丰帝的想法里,谨彦好好的陪个不是,道个歉就行了。

  给黄侍郎一个下台阶,他在说几句,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

  本来嘛,那黄侍郎的女儿不干正经活,一天到晚乱窜门的,就是自己不对。

  这黄侍郎还好意思来哭嚎的。

  倘若每个官员都学黄侍郎,跑自己的御书房来哭丧,自己还叫什么庆丰帝,直接改年号叫哭丧帝得了。

  庆丰帝正想着,便看见谨彦嚎叫着扑到了御桌前。

  和黄侍郎的比,谨彦嚎得也大声,眼泪也更加多,谨彦一边嚎一边哭诉,自从黄女官入藏书阁之后,她那叫一个悉心教导。

  当初妙书是如何教导她的,她现在就也这么教导。

  在她的想法里,自己那是一块顽石,现在都被妙书教成美玉了,所以,说明妙书严格要求的政策,方针,路线是正确的。

  要不然,自己这么一颗顽石怎么会得到六宫娘娘的赞扬呢?

  谨彦刚准备还想说下去,那边二皇子边插口表示,他好像没听说自己母亲表扬过谨彦,倒是现在时常提起妙书的好。

  言下之意就是谨彦不如妙书,而且是各方面。

  最后二皇子还询问另外的几位皇子,“各位弟弟,你们有听你们的母妃提起过?”

  三五几位皇子刚在想要怎么回答,毕竟一来沈谨彦得父皇的宠有多少,他们探不到底。

  再者,沈谨彦要嫁到靖南王府也是下了圣旨的。

  他们和周泊桐的关系都不错。

  他们现在这么帮着老二,将来在周泊桐哪儿也说不过去。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日子在宫里也看出,那沈谨彦就不是个爱惹事的,要不然,也不会被那乐清波压得死死的。

  属性完全是乌龟的!!

  所以,到底是黄女官不听上头指挥,导致沈谨彦迫不得矣禁她的足。

  还是沈谨彦嫉妒人家的年轻貌美,故意使坏,还真不知道。

  本来七皇子想开口说他也不曾听皇后表扬过沈谨彦,谁叫沈谨彦断了她亲姐晋升的路呢?

  可谨彦是个接口快的,二皇子话音刚落,谨彦便道,“谨彦被赐婚之后,太后和皇后娘娘都赏了谨彦两柄玉如意呢。

  倘若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对谨彦有任何不满,哪里会赏两柄的。

  诸位已大婚的皇子妃们,想来也是各收到两柄吧?”

  二皇子本来想说,自家父皇还有皇后赏的,那都是给靖南王面子。

  你以为是你的面子啊,你算个球啊?

  但另外的皇子想的是,所以,在自家父皇的心里,这沈谨彦和儿媳妇是一样的喽?

  之前铁帽子家的世子成亲,宫里一惯是赏八柄的。

  除了王爷或者皇子成亲,宫里赏十柄,求的是十全十美,另外,好像还像别人还真没这殊荣过。

  谨彦见另外的皇子不出声,便又接着道,

  “二皇子之所以没听贤妃娘娘提起过谨彦,那肯定是二皇子去得娘娘宫里少。

  要么就是贤妃娘娘甚少去坤宁宫请安,所以不曾听过皇后娘娘夸我。

  倘若二皇子强烈要求,谨彦倒是不介意去坤宁宫和二皇子,黄侍郎当面对质的闹。”

  二皇子一听谨彦这话,心里不由得问候起谨彦的祖宗来。

  自家母妃和皇后的关系,就好像自己和老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