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当家_作者:佛前青莲(248)

2019-01-18 佛前青莲

  “我知道哥哥疼我,开头几年,肯定没啥问题,好歹我也青春年少是吧。

  等过个十几年,我也人老色衰了,色衰色爱驰啊!!

  不过,那时候弟弟们也长大了,还三个呢,倘若没和他们离心,到时候想来周泊桐也会怕弟弟们的拳头的。

  对了,哥哥,你记得可以开始物色起好的师傅来了,功夫好,人品也好的师傅难寻啊。

  弟弟们可得文武双全才行。”

  倘若自己在府里,倒是可以培养起三胞胎来。

  只不过,自己不在府里,也培养不了。

  最重要的是,这三胞胎也太好脾气了,只要谁手里有奶棒子,他们就张开那爪子要让人抱。

  你说这么容易拐骗的孩子,就周泊桐那狐狸的个性,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谨彦不由得庆幸,现在是封建社会,三胞胎的院子,加上薛妈妈总共有九个人侍候。

  闲来无事,也不给三胞胎出院子。

  哪怕出了院子,也就在府里溜达,绝对不出府门。

  这倘若换了是现代,这三傻多少容易被拐骗啊!!

  谨行想着谨彦的话,觉得挺有道理的。

  十几年后,周泊桐也有三十几,近四十了,而弟弟们才十几岁,那是旭日初升的朝阳啊!!

  而自己和周泊桐就是那晚霞了,确实……

  不过,不对啊,为啥妹妹老认为周泊桐会做对不起她的事?

  平时他看周泊桐此人也挺正经的啊!!

  但随即想到靖南王的那些别院,他便觉得,那周泊桐将来不也会如此吧?

  子肖父好像是很正常的!!

  他决定等大伯母的事儿办完了,到时候好好的和周泊桐说道说道。

  谨彦回宫之后,继续待在藏书阁里。

  不过,在偶尔看的一些通政司的文书中,也得知了大伯要回京城来。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谨彦有些搞不明白。

  那天薛公公说的话,她还记得。

  听薛公公的意思吧,是觉得大伯母干了件蠢事。

  薛公公属于庆丰帝心里的蛔虫,庆丰帝的心事最能猜透了。

  可让大伯回来吧,谨彦觉得,倘若没有庆丰帝的授意,别人也不会这么干。

  内阁的几位相爷,谁会想到一个远在西北的知府啊!!

  可让大伯回来,总不可能是加官,明显是为妻守丧啊!!

  那不是和薛公公之前露出来的意思是反道而驰的?

  谨彦拿着那文书在藏书阁挖空脑袋想了老半天,还是猜不透那意思。

  唉,倘若妙书姐姐在就好了,自己就能问她。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木材

  远在西北的杨氏压根不知道秦氏过世的消息,但此刻的她拼命往京城赶。

  宝贝女儿要嫁人了,她得赶回来主持大局才行。

  自己的姑母是个不问事儿的,儿子和儿媳虽说也能干,但这种事儿,也没经历过。

  第一次嫁女,唯一一次嫁女,女儿嫁的又是靖南王府,必须得风风光光的给嫁出去才行。

  只靠他们夫妻俩主持大局,明显是不行的。

  说真的,一开始的时候,刚收到通政司的消息时,她头一个念头就是,这闺女不会是待在宫里时间久了,所以,有了患觉吧?

  她那叫一个忧愁啊,怎么两个女儿没一个省心的呢。

  特别是当第二天妙书上门来贺喜,她更是郁闷。

  你说女儿这出现患觉也就算了。

  怎么连妙书哪儿也写了信呢?

  可听妙书的语气,好像是觉得这事儿是真的?

  杨氏是知道自己的女儿有的时候不靠谱,不过,自从她和丈夫来西北。

  过了些时日,妙书夫妻也来西北之后,两户人家走动便频繁起来了。

  对外说杨氏和妙书是好友,但实际两户人家也知道是啥事。

  妙书和杨氏交往得越深,越觉得,杨氏虽说称不得有七窍玲珑心,但是,也能称得上长袖善舞。

  要不然,就凭沈三那迂腐,不知变通的脑袋,早死在江南任上了。

  这样的人教出沈谨沅这样积极向上的女儿不稀奇。

  可教出沈谨彦这样的,还真的挺稀奇的。

  只不过,后来见识了沈三,倒是觉得,沈谨彦那样倒也挺正常的。

  一个肖爹多些,稍微有些娘的优点,一个像娘,但又有爹的缺点。

  而杨氏和妙书往来之后则发现,像妙书这样一个有七窍玲珑心的人,愿意抬举女儿,愿意教导女儿,简直是沈家祖坟上冒清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