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南?什么意思?江南有空位?”
谨彦有些不懂,严格来说,很多人都喜欢去江南当官,因为方便他们捞银子。
在江南这官场上,倒下的封疆大吏不知有多少。
少有能善终的。
特别是官位越高的那几位。
自家老爹如果下去,哪怕江浙总督不行,但浙江巡抚那是铁定没问题的。
品阶虽说是差了些,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逾越的鸿沟,对自家老爹来说没问题。
谁叫他生了个好女儿呢?
可问题是,这些年来,老爹一直干的是属官,附官的工作。
这种正印,完全没经验。
最要紧的是,一家人,不是又要分开了?
一开始家里人的想法是,让沈三哪怕是出去,最好也是直隶一带。
这样,团聚也相对容易些。
可现在,又去江南,谨彦便有些不乐意了,可是……
“这事儿,你让我理理,到时候,和我爹娘说,对了,你给我爹安排啥官位?”
倘若官位太小,还是不去得了,哼!
“什么你爹,那是咱爹,我给咱爹安排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江浙总督。
对了,倘若你实在舍不得咱娘,到时候,让咱娘陪着你也成。
等你生完,再让咱娘启程。”
之前谨彦每天闹着要和他一起吃晚饭,表示倘若不一起吃晚饭,她就要产前有郁抑症了。
他是不知道那产前啥症的是啥鬼。
只不过,既然喜欢自己多陪陪她,那就多陪陪呗。
听说有些孕妇就是爱闹闹脾气的。
只不过,有的时候,真的是忙。
所以,他是觉得,要么叫丈母娘陪也是一样的。
反正这也不算是先例,一些宫妃怀孕,只要受宠,都是可以叫娘家母亲,娘家嫂子进宫来陪伴的。
谨彦一听,不乐意了。
这叫爹娘夫妻分开,到时候,老爹给自己找个小妈,那可怎么办?
江南,那可是扬州瘦马的发源地儿。
再说了,就江南那地界儿,自家老爹过去,没有杨氏陪着,还不被人生吞活剥了?
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信不过沈三,而是他确实没那能力和魄力。
所以,倘若沈三真要去,杨氏必须同行。
“怪不得圣上要叫我弟弟们在上书房读书呢,原来是这意思。”
周泊桐一听,立即咧嘴笑道,“我听说弟弟们在宫里,生活得倒是不错。”
“那是,他们的性子随了我,在哪儿,都能过得很好。”
谨彦笑着点了点头。
她有些发愁的是,这事儿要怎么和杨氏说。
第二百四十三章 探监
谨彦把这事儿和杨氏说了一遍,本来还打算做下杨氏的思想准备的。
哪知杨氏却表示,他们夫妻挺乐意去的。
“娘,你前些日子不是盼着和嫂子的娘家人团聚吗?”
早知道杨氏这么容易点头,你说昨天自己盘思个什么劲儿啊!!
昨天晚上,自己还帮着列举了好些,沈三去江南的好处呢!!
而最后一条则是,为了自己这个女儿,父亲哪怕再不愿意去,也只能自我牺牲一下了。
毕竟,要当太子的老丈人,还是要有所觉悟的不是?
“是啊,我是挺盼着和苏家姐姐早日团聚的,可人嘛,总得分轻重。
你想,圣上让你三个弟弟进宫读书,抬举他们,你以为是白抬举的?
多少姓周的宗室子,哭着喊着想进上书房读书呢。
更何况,你爹总是还要继续当官的,正当壮年嘛,去哪儿不是干活?
除了京城,就属江浙一带最好了,无论怎么说,咱以前在哪儿待了好些年头。
一方面,乡音也熟些,另一方面,气候环境也能适应得好些。
你大概是不知道,之前娘和你爹去了西北,那叫一个干燥,气候那叫一个恶劣。
你爹之前也说了,这女婿上位了,无论女婿让他去哪儿,他都会去。
自己的女婿不支持,他能支持谁?
现在,这么大块肥猪肉送到嘴里来,你爹自然也叼下了。”
杨氏拍着谨彦的手,笑着安慰道。
“可是江南官场险恶……”
现在谨彦开始找着一些借口了。
她自己都有些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想父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