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当家_作者:佛前青莲(38)

2019-01-18 佛前青莲

  毕竟,真遇上了事儿,无论是救别人,还是救自己,或者拿来拖延时间,都是多了一份希望。”

  谨彦很是理直气壮的答道。

  就拿自己会游泳来说,当初倘若不是自己会游泳,哪里会把小正太给救上来。

  不把小正太救上来,自己能得大长公主的青眼吗?

  不得大长公主青眼,自己哪里能这么容易当女官啊!!

  所以,你还觉得多会一门技能没用吗?

  庆丰帝:居然叫朕无言以对……

  众侍卫:如此会狡辩的女官还真是少见啊!!

  本来谨彦还以为此事就会这么过去,哪里知道,突然有一道熟悉的声音响道,“皇上,沈少卿会的技艺可多了,这爬树对她来说,那可是小意思。

  是吧,沈少卿?”

  谨彦一听,就知道不好了。

  虽说之前和周泊桐那家伙算是化干戈为玉帛。

  不过,皇族的男人那是最最小家子气的,比方说皇帝,比方说那柏油桶!!

  第二十五章 再接旨意

  庆丰帝一听周泊桐开口,便想到之前老七说过的,靖南王世子和那沈谨彦可早就认识了的。

  便笑着问道,“哦,朕想不到沈少卿居然如此多才多艺,这除了胃口大,会爬树,别的还会什么?”

  庆丰帝话音一落,一边的侍卫有几个就有些忍不住笑出了声。

  对于藏书阁经历司少卿沈谨彦的大名,在宫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他,她的胃口实在是惊人。

  本来那些侍卫倒也是不信的,一个小姑娘,能有多大的胃口啊。

  这宫里本来就不缺乏一些好事和夸大其词的三姑六婆。

  大家伙是觉得,这孩子吧,胃口比一般姑娘好些,那也是有可能的。

  只不过今天经由皇帝这么一说,他们倒也是信了。

  皇上可不是会信口开河的,倘若不是真正的见识过,哪里会这么说啊!!

  谨彦见庆丰帝这么调侃她,便有些不高兴了,嘴巴一鼓鼓的,不出声。

  她虽然有的时候脸皮厚些,可也是姑娘家,要面子的好不!

  更何况,有些技能是拿来保命的,太多人知道,可不是件好事。

  “皇上,这沈少卿别看她瘦瘦弱弱是个姑娘家,那本事可不小,往上,爬得了树,往下,下河摸得了鱼,也插得了秧,一般二般的人,还真比不得沈少卿摸鱼,插秧的本事。”

  周泊桐笑着说道。

  “你还会插秧?”

  庆丰帝听了周泊桐的话,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沈府的事,他也知道一些。

  沈府分为东西二府,西府的老太爷沈唯儒当年也是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

  只不过,英年早逝,还没有子嗣留下,因此,便从东府哪儿过继了一个侄儿继承香火,就是沈振耀,即沈谨彦的生父。

  沈振耀现在能当山东的道台,虽然大部分靠的是自己,不过,也有当年沈唯儒当年的余荫所在。

  沈振耀擅农事,在会稽修水利的事儿,庆丰帝自然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可不信沈振耀会带着女儿亲力亲为。

  一个县令,带着自己的闺女做这种事,这不可能!!

  因此,见沈谨彦不回答,便又问道,“你会插秧?”

  “皇上,臣会插秧。”

  谨彦很是恭敬的回答,她一开始的时候,觉得那柏油桶真的有点问题,这种事有什么好谈的,英雄不谈当年之“勇”不是?

  不过后来又想到,他虽然和自己不和,可是和大哥的关系是不错的。

  那么他提这事儿是为了什么?

  插秧么,自己会,只不过,没父亲和兄长插得好。

  自己插得不好那是正常的,谁叫自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呢?

  可他提出来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父亲?

  是了,父亲的道台说穿了,还是实习阶段呢。

  那次中秋回去,听大伯的口气,好像倘若自己能多见见皇帝,指不定能帮衬父亲一把。

  后来回了藏书阁自己看了好些人事档案,再加上在妙书哪儿旁敲侧击才知道,原来山东巡抚是皇二子的人,而布政使却是皇四子的人。

  是人都知道,皇二子和皇四子是竞争关系,因此,布政使和巡抚之间的关系自然是不会和睦了。

  倘若沈三是个聪明的,随便靠上哪一个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