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这一方面,大庆朝人民的学习能力和自创能力也是很强的,才不多会儿,大家就都学会了先吸壳、再蘸汤的流程,吃的简直停不住嘴。
锅底那点红彤彤的,粘稠的汤汁才是浓缩的精华啊,不蘸汤简直暴殄天物,光是就着这汤,他们就能干啃三个大馍馍!
麻辣倒罢了,平日里大家都没少吃,只是感动于虾肉的鲜嫩味美,细腻多汁。可那个泡椒?
真是要了老命了!
郭先生见它们青翠可爱,冷不防咬了一个在嘴里,结果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只觉得整张嘴连带着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
“快喝点解辣!”
也不知是谁递过来什么,泪眼模糊的他下意识抿了口,然后差点喷出来。
是酒!
“哈哈哈哈哈!”使坏得逞的纪大夫拍着大腿放声大笑,得意地很。
不过错有错着,等最初的痛苦稍减,被汗水和泪水湿透了的郭先生竟隐约品出点儿不一样的滋味儿:
双重刺激之后的嘴巴里多了点奇异的香气,尤其是这种连舌头带嘴唇都木乎乎的刺痛,竟十分美妙!
要不,就再来一口?
第129章
因为麻辣小龙虾和螺蛳太开胃, 导致大家晚上都吃的有点多, 不好马上就睡。雨后星空分外美丽, 几个人溜达累了,就在月季花丛后面一溜排开四张躺椅,枕着手臂仰望星星。
才刚下过雨, 空气清新的很, 到处弥漫着一股花草树木和泥土的气息, 叫人不由自主的放松下来。
月季花轰轰烈烈开得十分卖力,前几日铁柱他们还在旁边的空地上用碎石子砌了一个水池, 引进来屋后小溪的河水,移种了十几株莲花进去,此刻都开的袅袅婷婷。清凉的晚风拂过, 硕大的叶片刷拉拉响成一片, 纤细的梗上面挑着的莲花也跟着微微晃动,淡雅的香气也好似有生命一样浮动起来。
听着耳畔此起彼伏的虫鸣和蝉叫, 纪大夫很有点想念的道:“可惜肖家小子和秦小子都不在,不然更有趣。”
郭先生也笑了,“也不知给那小子的书背会了没有。”
秦勇是发自内心的向往读书, 只是天分不高,且因幼时家贫不能上学, 如今早已过了最佳记忆年龄, 学起来越加吃力, 经常是今天就能把昨天学的忘掉七八成。只是他却始终乐此不疲,临走时还厚着脸皮跟郭先生讨了本书, 信誓旦旦的保证说回来时必定背熟。
席桐嗯了声,眼中也沁出笑意,“他是个有恒心的,自然能行。”
他们这一番谈话也着实勾起了大家关于去年夏夜游玩,顺便捉知了猴的回忆,然后讨论的重点就有点偏。
今年大家都有些忙,展鸰和席桐更是刚从外面回来,凳子还没坐热的,就被人叫去福园州帮忙了,自然没空上山。可知了猴不吃实在可惜,留着还祸害树木,她便一早贴出告示去,公开对外收购知了猴,明码标价一文钱三个。
周围的百姓都欢喜疯了,知了猴长的奇形怪状的,平日里谁吃那玩意?可如今的一家客栈竟然肯花银子买!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须知乡下百姓一年到头都见不着几个钱,一家六口一日所需也不过三十个铜板上下,所以积极性就特别高。而沂源府没有吃虫的习惯,故而这知了猴找起来并不十分艰难,几个半大娃娃成群结伴的出去连找带玩,身子骨灵活,眼睛又好使,一天下来能找到几十个呢!许多大人反而找的不如他们多。
单单夏天的知了猴,好些娃娃多的人家一天就能多赚二三十个钱,一个月就大半两银子呢,简直比种地挣得都多,当真叫人欢喜不已。
有了这挖知了猴的没本营生,好些妇人也都按捺不住,左右是个时节活儿,索性便将那累死累活也挣不来几个大子儿的针线先丢在一旁,每日都早出晚归,只是成群结队的去挖知了猴,倒是带的城内成品针线略贵了些……
原本只是一家客栈里的人吃,可那些熟客都学的精了,只管他们吃什么就有样学样要什么。那知了猴咸津津的,一口下去满嘴的肉,越嚼越发喷香,叫人舍不得咽下去。
因蝉蜕本来就是一味药材,知了猴也差不到哪儿去,又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更是佐酒佳肴,不出几日,大家就都爱上了。
如今一家客栈照一文钱两只卖,扣掉油盐和柴火费,一天天积攒下来,利润也颇为可观。
做买卖的人消息都十分灵活,一家客栈开始卖这种知了猴之后,城内许多酒楼饭馆也都偷偷派人过来尝,家去后跟风收购,加工之后做成一样小菜卖。客栈众人不禁十分庆幸,幸亏他们提前在城内开了分店,不然这客源可就损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