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二代的那些事儿_作者:少地瓜(217)

  好些人都激动得不行,但是又怕打扰到她谈正事,不敢过来合影,就隔着老远挥手示意。

  路寰觉得反正都露馅儿了,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冲外面笑笑,引发尖叫一片。

  又聊了几句,胡之游说,“一直都很怀念跟路编你一起工作的日子,真是希望咱们以后还能有机会合作。”

  路寰笑着说,“你可是大忙人,我听说工作都排到几年以后了,说不定等你有空的时候,我就请不起你了。”

  胡之游挺不好意思的笑笑,“哪有那么夸张,就是多干活而已。”

  他跟贺瑾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一个尖锐主动,一个稳中求胜,不过目前发展的都很好就是了。

  也正因为此,圈儿里很多人更是对路寰的本子趋之若鹜,不为别的,就冲这份好兆头吧,也得先抢了再说。

  那边饮料已经做好,胡之游见路寰没有挽留的意思,况且外面的工作还要继续,他也就很有眼色的告辞了。

  他们两个的碰面纯属偶然,所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保密,因此当天下午网上就传出八卦消息来了。

  倒不是俩人传绯闻,而是有好些人猜测,是不是路寰又要启用胡之游出演自己的新剧,是否她已经决定将胡打造成自己的御用男主角云云。

  第68章

  路寰看了报道之后就觉得有点哭笑不得,这些媒体人还真是喜欢且擅长捕风捉影,根本没影儿的事儿让他们一描述,倒连自己都开始迷惑了。

  报道发出来没多久,胡之游就亲自给她打电话,先是为自己的不谨慎致歉,又问如果自己否认的话是否会再给她带来什么麻烦。

  路寰也知道错不在他,而且这次的报道对自己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除了持续增加了话题度之外没有任何影响。

  “你不必放在心上,让他们随便猜去吧。”

  反正接下来也要拍新剧,多点四平八稳的话题也没什么不好。

  胡之游倒还是有点忐忑,他主要是担心有人借题发挥,把自己的无心之失描黑成别有用心。

  “对了,”路寰又想起来一件挺重要的事儿,“年底的金华节啊,《织锦》已经确定入围了,相关方面的事情你也提前准备下吧。”

  胡之游一怔,心脏狂跳,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一如既往的平静,“准备什么呢?”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金华节固定在华国历法的年底,也就是国际历法的一月底二月初举行,正常情况下,各大奖项的归属现在就会浮现苗头。

  《织锦》绝对是今年的大热门没错了,但是除了那些集体奖项,作为演员,他们更期望最佳个人奖项。

  胡之游扮演的是男二号,而他日思夜想的,自然就是最佳男配角。

  现在路寰亲自跟他说让他准备,是不是意味着……

  路寰就笑,模棱两可的说,“反正剧组到时候都得一起走红毯,过几天刘进就能挨个通知你们了,我不过是借机会提前跟你说罢了。”

  除了导演刘进之外,《织锦》可以说是新丁剧组,包括路寰在内,没有一个人走过电视节的红毯,估计到时候还得集体培训一次。

  别的不说,光是当天需要的礼服就得提前好几个月准备,现在才着手已经不算早了。

  路寰倒是在还小的时候跟徐曼一起蹭过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不过因为那时候她就是个打酱油的,也没觉得紧张,但是这次不同了,她可是媒体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偶尔跟纪清潭商量各种细节的时候还会觉得心跳加快。

  虽说各方面都觉得《织锦》拿奖是十拿九稳,但几个主要负责人还是会时不时的抽风担心,都被捧得这么高了,万一到时候空手而回,那得多丢人啊!

  周末路寰又联系了在《织锦》中合作过的陶瓷工作室,请他们帮忙烧制几套盛唐风格的器皿。

  当初写《战路》的时候,路寰是采用了半架空的方式,各方面都做了模糊处理,但是现在既然要搬上荧幕,很多地方就必须得严格起来。

  她最喜欢的朝代有三,汉唐宋。

  然汉骁勇有余,细腻不足,各方面的科技仍相对落后,完全无法满足小说的要求;宋的繁华和进步毋庸置疑,但温顺有余,彪悍不足,路寰总觉得那个朝代更适合发展文化和经济。

  唯独大唐,文人也尚武,女儿也洒脱,墨客也能斗酒千盏之后手刃数人,强悍的民风国力和繁荣的文化经济并驾齐驱,达到了一种空前绝后,令人仰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