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命_作者:南岛樱桃(393)

  跪得笔直的小少年回过头,就看见一身明黄,和明黄后面头戴乌纱帽身着公服的爹。

  他哪怕生来早慧,也不过五岁半的人,莫名其妙被罚心里肯定委屈。先前一个人硬撑着,这会儿见着靠山,鼻头就一酸。正想喊人,太子听见声响从里头出来了。

  太子心里有些慌张,还是稳住阵脚给见了礼。

  皇帝问他怎么回事。

  太子本来编好了说法被浩瀚君威压着开不了口,皇帝看向卫煊,卫煊说什么来着?

  ——主子不痛快总归是奴才做得不好。

  皇帝认真看了卫煊两眼:“起来吧,爱卿领你儿子回去。”

  宣宝腿有些僵,站起来揉揉膝盖才朝他爹那方走去,卫成带着儿子谢了皇恩,牵着他慢慢走。等卫家父子走远之后,皇帝又问了太子一回,问他为什么罚跪?

  太子起先默不作声,过一会儿说:“他没有做奴才的自觉,对儿臣不够恭敬,不该罚吗?”

  “朕千辛万苦给你挑了这么个伴读,不是让他来做狗腿子……也罢,你瞧不上朕使人递个话去,让卫煊不用再来。在你看来他是无足轻重的奴才,他也是人生父母养的。看爱子受你责罚,卫卿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皇帝这么说了,却没看到自己想看的反应,问太子低着头不说话是在想什么?

  “儿臣不敢说。”

  “朕问你你就回答。”

  “儿臣以为父皇是君,卫通政是臣,君臣有别,正因为父皇宠卫大人过了才壮了他家人的胆,卫煊早几个月就敢斥骂儿臣,儿臣再不济也是皇子,轮得到他数落?”

  皇帝皱眉:“你说他刚进宫就骂你了,他骂你什么?当时你怎么不说?”

  兴庆又是那样,低着头不愿吭声。皇帝一怒之下把尚未走出宫门的卫家父子召了回来,问卫煊可有这事?问他对太子说过什么?

  宣宝没想到他还翻倒账的,也气着了,忍着难受跪下去哐哐给皇上磕了个头,说:“殿下问小民是不是看不起他,小民说‘您除了出身贵重以外的确没什么能使人高看的,人生就是起起落落,男子汉大丈夫哪能不受挫折?觉得天底下谁都对不起自己,自怨自艾真糟蹋了皇上一片父爱。’小民知道说这话冒犯了,是父亲说皇上选中小民进宫做太子伴读是为了能帮助太子。既然太子只感觉被冒犯,没觉察到其他任何……小民认罚,伴读这个活,皇上另外选人吧。”

  宣宝倔啊,就跪那儿了。皇帝看他腰背挺直,抿着唇一脸倔强,心里也是什么滋味都有。

  甚至觉得比起卫彦,这孩子更像卫成一些。那副斗胆谏言的架势,还有天塌了都压不垮的脊梁,这孩子没有哪里不好,是太子瞎了眼配不上他。

  “跟你爹回去,好生读书,以后考功名入仕途报效朝廷,从明儿起不用进宫。”

  太子不敢相信的看着他父皇。

  他不懂,卫煊都敢承认冒犯,他以下犯上还能好好的出宫……

  “父皇您觉得是儿臣的过错?他胆大妄为儿臣不该罚他?”

  皇帝垂眼看他,说:“你错不在这儿,错在瞎了眼,看不到他人良苦用心。你觉得你是主子他是奴才,你高兴给他个好脸,不高兴就能随便惩罚。却忘了我说的上位者要有仁爱之心,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要宽容仁慈,能明辨忠奸听取良言……兴庆你让朕失望了,朕要是像你这样反复无常暴虐无道,凭什么得万民拥戴?又凭什么得良臣效忠?”

  这个时候太子意识到自己草率了。

  本来觉得我是主子,不痛快了惩罚个奴才有什么?在宫里罚跪不是家常便饭?

  这会儿他才发觉事态不对。

  他父皇更中意的竟然是卫煊,而不是他。

  前一个卫彦后一个卫煊,这俩就是给皇子们添堵来的。

  ……

  太子那头暂且不说,又折腾这么一趟之后,宣宝可算跟着他爹出了宫。父子两个出宫门就坐上马车,上去之后卫成将搁在一旁的铜汤壶递给儿子,让他抱着暖暖,问膝盖如何?

  宣宝说没事,卫成却注意到他说这话时吸了吸鼻子。

  短短两个字是带着鼻音来的。

  再仔细看看,他眼眶红着,人要哭了。

  卫成伸出手,轻拍他脑袋瓜。

  宣宝再也忍不住,泪珠子大颗大颗落下来,他紧抿着唇,眼泪掉个不停却撑着不愿意哭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