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韩青点了点头,他侧头又轻声嘱咐了程瑛一句,才与众人又拱手一礼往外退去。
等韩青走后——
屋子里的气氛便又松了几分。
孔大夫人看着女儿,先前止住的眼泪便又留了下来,她握着程瑛的手细细看了一回,才又问道:“姑爷待你可好?”
其实这话她不问也知,韩青对程瑛那已可以说是再贴心不过了…只是身为母亲的,总归还是要亲自问过了,有了答案才放心。
程瑛侧头看着孔大夫人,见她双眼含泪,连带着自儿个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她伸手握着帕子替人拭了拭眼角的泪,闻言是点了点头,话里话间也透着股遮掩不住的满足:“母亲放心,夫君待我很好。”
“那就好…”
孔大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才又跟着一句:“以前总觉得你嫁得远,怕你日后受什么气也没处说…好在姑爷是个好的。”
她这话一落,便又问起人:“先前姑爷在,我也不好问…你上回递信来说什么喜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程瑛闻言,一双眉眼却又泛开几许笑来——
她侧头看向王昉,笑说一句:“陶陶,我们很快就能在金陵见面了。”
王昉一怔,她尚未说话便听到程宜又开了口,絮絮与众人说道:“夫君前阵子破了几桩案子,陛下许是有所耳闻便亲自拟了一道旨意…擢升了夫君的官位,让他去金陵任大理寺卿。”
这话一落——
屋中有一瞬的凝滞。
大理寺卿不仅是个高官,还是个实职…当年王老太爷在朝中任的也就是这个职位。
而且天子亲自颁得旨意…
那么自然是已经瞧见韩青的为人本事,要好好提拔。
程家是老牌世家,素来讲究血统正规。
程老太爷更是任过太子太傅…
因此程家众人即便心中觉得刘谨年幼、可还是盼着这位年轻的帝王可以日益成长。何况自从刘谨成年收揽大权后,所办的几桩大事也很是不错,全无传言中那副顽劣不堪、任性不羁的名声。
孟氏先笑着恭喜起程瑛:“这是好事,妹夫在苏州任了几年,虽说是个富庶地,可哪里比得上去天子脚下任职?”
张老夫人也点了点头…
她看着程瑛,眉眼含笑:“青儿也是个有本事的,二十五岁就任大理寺卿的,这些年大晋还没出过一个…只是金陵到底是天子脚下,人多复杂,你们万事还要注意。”
她说到这,话一顿,便又跟着一句:“可有说什么时候任职?”
程瑛闻后言,便又柔声跟着一句:“公文已经下来了。夫君说我生产在即也不好舟车劳顿,便让我先住在家中,等他在金陵安排好便再接我过去。”
张老夫人点了点头:“这也好。”
屋中弥漫着一股子喜气…
王昉心中却有几分疑惑,记忆中韩青的确有去金陵上任,只那是几年后的事了。
如今究竟是因为什么,才推进了这桩事?
☆、第七十五章
由于韩青还要赶去金陵任职…
他在程府也就没住下几日便提前离开了。
这一别自然有几月见不了面, 程瑛嘴上不说心里却还是不舍的…只是再不舍,也只能眼看着韩青离去。
张老夫人眼瞧着程瑛自打韩青走后,她脸上的笑容也少了许多...心中担忧她多思虑,养不好身子,连着请了顺天府最有名的几个角在府里操办了好几场戏,平日里也多让程瑛陪在身侧与她聊天说话。
这一来二去,程瑛也不忍祖母担忧, 总归是换起了笑颜。
王昉与王蕙倒是日日去找程瑛, 平素或是陪着她裁布做衣、或是跟着她身边的嬷嬷学做虎头鞋、虎头帽。
王昉平素在旁的事上还算手巧。
偏偏于女红这块, 还当真有些手拙…
她眼看着程瑛手中的虎头鞋已渐渐成型, 就连王蕙手中的虎头帽也已快制好…这般瞧了一圈, 王昉低头再瞧了瞧自己手中的, 原先从嬷嬷那取过来是什么模样,这会还是什么模样。
程瑛早先便已知晓她在女红这块委实没有多少天分, 瞧见她低着头不说话便也放下了手中的鞋子,笑着与她说道:“陶陶若觉得无趣不如在画几个花样?上回你画的, 我身边几个丫鬟瞧着都啧啧称奇,只觉得好看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