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允你贪(重生)_作者:宋家桃花(37)

  她侧头看着王昉,看着眼前这个因着年岁越发娉婷的女儿...想起那日她站在身前,眼中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与她说,“母亲,我想学管家。”

  她又何尝不知,她的陶陶不过是为了她,为了这个家。

  她的陶陶啊,终归还是长大了...

  ...

  王昉回到有容斋的时候,天色已经大晚了。

  她换了一身常服,便让玉钏下去了,自己裹着毯子靠在软榻上,嘴角轻抿,一手揉着眉心...

  琥珀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灯火下的主子,脸上是遮不住的疲态,她心下一叹,走上前,把手中的油纸包放在案上,便蹲在软塌前,替她轻轻按着腿:“主子。”

  王昉淡淡“嗯”了一声,许是觉得舒服,她躺着的身姿放松了些,却未睁开眼。

  琥珀手下没停,看着她便又低声说了句:“表少爷去国子监了,临走前,他让人送了这个过来...是桂花糕,还热乎着,您可要尝尝?”

  王昉的身子一僵,她睁开眼看着琥珀放在案上的油纸包,良久才淡淡开了口:“你先下去吧。”

  琥珀一怔,却也未曾说些什么。

  她站起身,替她掖了掖身上的毯子,便退了下去。

  帘起帘落。

  屋中便又化为沉寂了。

  王昉的手撑在脸上,遮住了这满室灯火,不知是在想什么...良久她才坐起了身,推开了窗,倚榻打开了那个油纸包。

  桂花浓郁,随着晚风一带,倒像是要把这股香味盖满了整个屋子。

  王昉的指尖拂过那桂花糕,热意触到指尖...

  她的面色平淡,一双清波潋滟的双眼无笑亦无波,手中却握着桂花糕,一口接着一口吃着。

  冬日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穿过这半开的木头窗棂,打在了王昉的身上。

  而她却恍若不知...

  月色高悬,夜色越发深了。

  油纸包中的桂花糕已经没了,唯有几许桂花香依旧残留于屋内。

  王昉靠在软塌上,她的手中握着一串方胜络子,随风拂过,络子上的两颗圆珠轻轻敲击在一道,闹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终归——

  还是未曾送出去啊。

  ☆、第十六章

  王昉让玉钏把前几日绣好的棉袜拿着,又让小厨房把新做好的糕点放在食盒里,才往王衍所住的“太一斋”走去。

  王衍前几日已拜在徐子夷门下,成为他第二个入室弟子。

  这一桩事,无疑轰动了整个金陵城...

  自打金陵城的贵人们知晓徐子夷的到来,还知晓他这回有心要在金陵城多待几年,各家各户的心思便也泛滥起来了。今朝你去拜个门贴,明日你去送些东西,却都被打发了回去。

  哪里想到没过几日...

  竟传出徐子夷收了个入室弟子。

  这一下子,金陵城贵人们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了起来,左右想着“收一个也是收,收两个也是收,多多益善”的道理,便又开始往徐子夷门前送帖子、送东西...却照旧被打发了出去,还附着一句“一生只收两个学生”。

  君子重诺——

  尤其是像徐子夷这样的,所说之言,更是一诺千金。

  众人歇下了这门心思,可对徐子夷这个入室弟子的好奇,却久久未歇。

  ...

  去往“太一斋”的路上,有不少丫鬟正在说道着事。

  玉钏听了半嘴,知晓是一群读书人在国公府外,求见王衍...

  这是近日常有的事。

  除去这些没有根基的读书人,早先还来过不少官家的少爷、老爷,并着一些当世的先生、大儒。

  玉钏一双眼挂着笑:“咱们八少爷,这回可当真是出名了...如今这金陵城内,怕是已无人不知他的名字了。”她说到这,又有些咂舌:“那位徐先生可真是有本事的人。”

  王昉握着手炉,闻言是淡淡开了口:“是啊,他的确是个很厉害的人...”

  她于拜师之事,未做反对——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为的就是这位徐先生存于当世的名声。

  即便日后阿衍并未入仕,可有徐先生的这块招牌,他无论到哪,都会受人尊敬。

  而那些要对阿衍下手的人,也该自个儿先掂量个明白。

  玉钏听着她话中的平淡,有几分疑惑,便侧头看了她一眼:“主子好似对这事并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