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小皇后/大龄皇后_作者:故筝(185)

2019-01-09 故筝 爽文 甜宠文

  她的目光天真而又炙热。

  萧弋一时间被瞧得有些喉头发紧,他忍不住将手又扣在了她的腿间,便如先前给她做“手炉”时一样。

  杨幺儿道:“皇上,懂得多。”

  萧弋往她碗碟里放了块点心,道:“从前生病时,起不来身,旁的事都做不了,便只能拿书来读。初时是读四书,到了后头因着缠绵病榻的时间太长久了,便什么闲书杂书都读了。不过都是书上写的罢了。”

  杨幺儿一面要听他讲话,一面又要瞧天淄国人,便分不开神,也就忘了面前的点心。

  萧弋见状,便只好捏起点心,送到了她的唇边,这才又道:“幺儿若是读书读得多了,自然也一样什么都能明白。”

  杨幺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最后来到殿上的是新罗国人。

  新罗国人穿着更为宽大的裙摆,一根绑带从胸口处将裙子系住,一旋转起来,那裙摆便如同鼓了风,鼓成了一个又一个球。

  他们无论男女,也都是作这样的打扮。

  他们头发高高扎成发髻,发髻间同样束一根绑带,绑带长长地垂落下来,一转起来的时候,绑带也就会跟着转。

  杨幺儿盯着认真瞧了许久,总觉得他们会踩着那根绑带,然后狠狠摔下去。

  待到各国都献完了舞乐,众人便一同举杯欢迎各国使臣。

  而各国使臣在饮过这杯酒后,便先后来到了殿中央,跪地向皇上献上贺礼。

  大月国献上的是夜光珠、夜光杯、珊瑚珠等物……

  为首使臣乃是大月国的大公主与二王子,二王子双手捧着一个匣子,跪地朗声,用蹩脚的大晋官话道:“将神所留下的神迹,献与大晋最美丽的皇后!”

  萧弋的脸色腾地就沉了下来。

  这也便罢了。

  待等到天淄国。

  天淄国使臣跪地,捧着匣子的手微微颤抖。

  他同样也朗声道:“愿将大巫女的珍贵之物,献与大晋最美丽的皇后!大晋皇后仙姿佚貌,唯有大晋皇后当得起天淄国的神物……”

  一时间,众臣都屏住了呼吸。

  萧弋眉目阴沉,面色冰冷。

  他没有同幺儿说。

  这番邦异国,大都性情直爽,时常将溢美之词挂在嘴边,从不惧于夸赞旁人。

  ……

  杨幺儿此时,还津津有味地盯着他们身上挂着的面具。

  咦,原来每人都有一张呀?

  第七十九章

  待到大宴过后, 众人俱都散去,萧弋凑在杨幺儿的耳边,低声问:“想瞧他们身上的面具?”

  杨幺儿抿着唇,点了下头。

  新奇玩意儿, 总是能吸引她的目光。

  萧弋攥住她的手腕, 将她从位置上带起来。

  他没有开口。

  她便也不多问, 只乖乖跟在他的身侧,二人并肩而行。

  转眼行至一处廊下,十来个天淄国人穿着单薄的衣衫,仰头大胆朝帝后打量过来, 然后才躬身屈膝:“参见皇上, 参见皇后娘娘……”

  萧弋没有走上前,他看向他们的目光淡漠至极, 唯有微微转向杨幺儿的时候,他的眼角才会泄露出一点笑意。

  他凑在杨幺儿的耳边, 歪着头与她道:“你还记得,先前见过的面具,是哪个吗?”

  杨幺儿便挣开了他的手,缓缓朝那几个天淄国人走了过去。

  待走了一圈儿。

  她也未能从中瞥见那道熟悉的身影。

  不过此时天淄国的使臣倒是带了两名女子,缓缓行来,朝杨幺儿、萧弋二人行叩拜大礼。那两名女子倒是不曾叩拜,只是微微屈身行礼。

  使臣笑道:“皇帝陛下, 皇后娘娘, 这是天淄国的巫女殿下, 与六公主殿下。”

  他口中的巫女,个头更高,穿着黑色的纱裙,纱巾裹面,肩后挂着一只面具。六公主殿下年纪更小,个头也要矮些,她穿着金色的纱裙,头上缀着纱花,背后同样挂着面具。

  等到使臣话音落下。

  天淄国的六公主便将目光悉数都落在了杨幺儿的身上。

  六公主不曾裹面,便露出了一张娇俏的面庞。她的双眼是水蓝色的,嘴唇小巧,仿佛用血染透过,真真唇红齿白。

  令人联想到精雕细琢后造就的玉塑娃娃。

  六公主突然开了口,道:“久闻大晋京城,四下金碧辉煌,繁华之盛,叫人目不暇接,今日得见果真如此。不过待见到了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方才知晓大晋更厉害的不是京中繁华,而是这里当真是个出美人儿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