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小皇后/大龄皇后_作者:故筝(77)

2019-01-09 故筝 爽文 甜宠文

  帘外未必能瞧得见里头的景象,但萧弋在里头,却将她的模样瞧得分明。

  李家深谙含蓄掩瞒之道,如今他又正遭人下毒。

  李家女子自然不敢披红挂绿,浓妆艳抹。于是便做了素净却又精心的打扮。恰巧李家女儿都饱读诗书,多年修炼,气质倒也出众。这样打扮,原本的一分风采也就变为十分了。

  但萧弋脑中涌现的,却是另一道身影。

  她穿什么样的衣裳都好。

  穿火红的裙子,她便明艳如天边的红日。穿上月白的长裙,行动便如桂宫仙子。穿上形式华丽的袄裙,她便似端坐在高台上的精美玉塑。

  李家四姑娘行进到跟前,挨在李老太爷身后,跟随大夫人赵氏一并跪地见礼。

  “臣妇赵氏拜见皇上,皇上万岁,圣体安康。”

  “臣女李妧拜见皇上……”她学着赵氏,一并叩了个头,开口嗓音轻柔,如春风拂面。

  这李家能出一个这样的女儿,也不知花费了多少的功夫。

  不过李妧依旧继承了来自李家传承多年的缺点,那便是身材矮小。

  穿半臂留仙裙,衬她轻盈如乘仙风。

  若穿袄裙,怕便是灾难了。

  这二人行过礼后,便在等萧弋开口。

  萧弋却突然叫住了刘嬷嬷:“嬷嬷进来。”

  刘嬷嬷闻言,忙打起帘子,缓步走近萧弋。

  帘子打起的时候,李妧微微抬头,朝内瞥了一眼,只不过她未能瞥见新帝的面容。

  那一刹,只来得及瞥见对方的靴子。

  黑色作底,上绣五爪金龙。

  这厢萧弋淡淡道:“杨姑娘出宫时,忘了一样东西,你取去给她。”

  刘嬷嬷点头应是。

  萧弋敲了敲手边的匣子。

  刘嬷嬷便动手将匣子抱了起来,屈身行礼,道:“可有什么话要交代姑娘?”

  此时赵氏与李妧已经跪了有一会儿了。

  赵氏眉头微动,也察觉出来了。这是威慑之意?

  李妧倒是恍然未觉一般,规规矩矩地跪在那里,动也不动。

  “交代了她也记不住。”萧弋淡淡道,仔细听,语气里像是还有点笑意。

  刘嬷嬷也笑了下,抱着匣子,重新打起帘子出来。

  等走出来,她面上的神情便又恢复先前刻板冷漠的样子了。

  刹那间,李妧又抬头朝里面飞快地瞥了一眼。

  这一次她的动作幅度要大些,但她依旧没能瞥见萧弋的模样,只瞥见了他的手。

  他的手靠在膝盖上。

  手指苍白而削瘦修长,指甲精心修剪过,那只手好看得像是精雕细琢而成一般。倒是让人不敢让人想象,这是个病弱之人。

  新帝常年在涵春室内养病,宫内外少有窥见他面容者。

  这也是她一回见到。

  帷帘内,萧弋又轻咳两声,方才道:“起身。”

  李妧反倒不敢起身了。

  老太爷都还跪着呢。

  萧弋道:“都起身吧。”

  老太爷叩了个头,恳切地道:“谢皇上。”

  李妧竟也跟着叩头,柔声道:“谢皇上。”

  老太爷作出踌躇之色,似是有话想说,但又难于张口。

  萧弋将他神色收入眼底,开口道:“这是李家行四的姑娘,与柳家定了亲的那个?”

  李老太爷神色一僵,全然没想到萧弋会主动开口问起,还一提就提到了柳家。他只能点了点头,道:“正是。”

  “听闻钧定侯府上二公子,早年也险些与李四姑娘定下亲事?”萧弋又问,仿佛只是单纯的好奇。

  李老太爷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话说的,像是他一女许了二家似的。他沉下脸色,道:“皇上,此乃坊间传闻,污我李家名声!我李家的姑娘,从不曾与钧定侯府定亲。”

  “流言杀人……朕也不愿见李家蒙受污名。前些日子,李天吉买下一处宅子。后头朕才得知,原是从前的柳宅。不免叫朕忧心,府上姑娘将来嫁过去,该于何处落脚?”

  李老太爷听得心都揪紧了。

  他们李家这一代的子孙,无论男女,都是倾全族之力教养。

  正是不想将李妧赔进去,他才会有此一行,相比之下,前来做戏骂一骂太后,那都是附带的。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太后纵使荒唐,但到底没做出有损国本、有损皇室颜面的事来,那她的位置便永远也不会动摇,小皇帝还必须得悉心奉养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