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田种良缘_作者:叶染衣(181)

  廉氏自然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不过这都是昨天他们夫妻去老宅串门子时遇到的事,当下廉氏拿出来做借口,是不希望自家相公再口无遮拦像昨天当着杜三爷的面那样说些不该说的话,也不想让小姑子他们知道昨天那件事。

  杜晓瑜明白请人绣嫁衣是有讲究的,便没敢提议让静娘代劳。

  见这对夫妻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杜晓瑜打着圆场道:“大哥应该是担心绣活做多了对嫂嫂眼睛不好,嫂嫂就别跟大哥置气了,香桃的婚期还没这么快,嫂嫂你每天少做会儿,多花几天工夫就是了,没必要那么拼,要真把自己拼出个好歹来,到时候你自己不好受不说,就连我们也会跟着担心呢!”

  “还是妹子说话中听,哪像你哥那榆木疙瘩,成天膈应人。”廉氏恨恨道。

  丁文章知道媳妇儿这是借题发挥呢,一个字都不敢说,低头闷声吃着早饭。

  杜晓瑜盛了一碗粥递给傅凉枭,这才看向丁文章,劝说道:“大哥也是,嫂嫂这么好的人,十里八乡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你也不知道好好心疼心疼,说话没个轻重,要真把人给得罪狠了,嫂嫂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不还得颠颠地跟去把人给接回来么?”

  丁文章闷闷地点着脑袋,“妹子教训得是,是我没动脑子就乱说话,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就对了,一家人就该和和睦睦的。”杜晓瑜说着,也盛了一碗粥递给丁文章。

  廉氏见杜晓瑜不再揪扯这件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吃完早饭,杜晓瑜用背篓背上一罐水去了远处的山地。

  这次她谁也没带,一个人去。

  第121章 、被调戏了(3)

  清晨的空气很好,路边的野草上都还挂着露珠,一路走来打湿了她的裤脚。

  杜晓瑜先到平顶山,这片喜欢阳光照射的黄栀子是张大爷家负责,最近没下雨,土地偏干,为了防止黄栀子因为缺水而枯萎,张大爷带着儿孙把地边一块大岩石下出的水给挖了沟渠引过来,保证了土地的湿润程度,黄栀子长势很好。

  见到杜晓瑜来,正在松土的张大爷忙放下锄头过来打招呼,“东家怎么上山来了?”

  杜晓瑜道:“有日子没来看看山上的草药了,今天刚好得空,怎么样张大爷,这草药照顾得还习惯吗?”

  张大爷连连点头,“只是刚开始不习惯,其实多干几天活就顺过来了,跟种粮食也差不多,只不过,以前我们家种粮食可没钱拿,现在好了,有东家的关照,我们全家五六口人一天差不多就能挣到一百个铜板,上个月发了工钱,你大娘还特地去镇上买了两袋米和一扇猪肉回来,全家人放开肚皮吃了顿饱饭,你大娘前儿个还念叨呢,说等哪天得了空,要专程上门去谢谢东家。”

  张大爷家以前是人多地少,每年再怎么劳作,口粮都不够吃,总有那么几天是饿肚子的,如今听到他们家因为拿了工钱能买米买肉吃上饱饭,杜晓瑜觉得很欣慰,说道:“当初我也只是提个建议罢了,是你们自己决定要把地卖给我的,如今挣了钱吃上了米,那也是你们的本事,不必专程来谢我,否则我们家这么多长工,要一个个都来谢我,那我得招待到啥时候去?”

  张大爷嘿嘿一笑,“既然东家都发话了,那我一会就跟老婆子说说,让她别去了。”

  “嗯。”杜晓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从背篓里拿出水罐子打开喝了一口,这才吁口气,“张大爷,你们忙吧,我只是随便上来转转,这就走了。”

  “嗳……东家慢走。”

  杜晓瑜下山,又去了别的地里。

  因为她定下的规矩比较严苛,所以长工们基本都不敢懈怠,除草的除草,挖沟的挖沟,堆畦的堆畦,田间沟边,全是长工们忙碌的身影。

  把远处近处的基本都视察了一遍,小问题有不少,但不算太大,至于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这下杜晓瑜放心了,赶在日中前回到宅子里。

  知道她刚从药田回来,静娘去做饭,水苏体贴地伺候杜晓瑜沐浴,之后又给她捏肩捶背,笑嘻嘻地问:“姑娘今早去看得如何?”

  “还好,已经种植的草药长势都不错,来年定会有好收成。”杜晓瑜半眯着眼睛,爬了一趟山回来,饿倒是不饿,却是感觉有些困了,做午饭的精神是没有了,现在只想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