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总是假正经_作者:初云之初(127)

  临安长公主指间拈着一枚红杏,闻言似笑非笑道:“无非是信口寒暄几句罢了,纪王叔与代王叔说起思屏、思禄来,颇觉痛楚,正后悔昔日为何不曾好生管教呢。”

  她这就是信口开河了,然而话赶话到了这儿,纪王与代王自然不能反驳,勉强扯出来的笑容都有些扭曲了。

  顾景阳似乎未曾察觉,反倒问了句:“是吗?”

  纪王与代王只得道:“是。家有逆子,有污圣听,实在是……”

  顾景阳将那二人发配,自然不会说是因为谢华琅,而是另寻缘由,但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座诸人其实都明白。

  “二位都是长者,德高望重,但有些话朕还是要讲,”顾景阳淡淡道:“家中子弟不肖,便要好生管教,知道的会说是他们不成器,不知道的见了,兴许以为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句话说的,却比临安长公主苛刻多了,纪王与代王却未敢有异议,连声附和,口中称罪。

  顾景阳见状,不过一笑:“都是一家人,二位王叔如此,便有些生分了。”

  短短一席话,其余人便看出皇帝心意来了,今日的宫宴,与其说是为先帝忌辰,倒不如说是他看不惯先前宗室跳的太高,有意训斥,心中坦荡的自然不觉什么,心里有鬼的,却惴惴不安起来。

  顾景阳似乎未曾察觉,有内侍斟了茶,他端起饮了口,轻问道:“先前朕起意做媒,着意赐婚,诸位王叔觉得如何?”

  他既问了,其余人哪里能说不好,纷纷出言赞誉,言必称“天作之合”。

  顾景阳轻轻抬手,止住了底下连串的吹捧之语,语气微冷,道:“可朕似乎听说,有人心怀不满,甚至于找到皇后那里去求情了。”

  宗亲们的神情有转瞬间的凝滞,连谢华琅都有些讶异,旋即反应过来,禁不住在心里笑了。

  顾景阳转目看她:“都有谁去了?”

  “代王府的思禄,纪王府的思屏,”谢华琅可不打算好心为人遮掩,假意想了想,道:“还有……”

  她只说了一个还有,却没有继续下去,有思屏与思禄的前车之鉴在,顾明炯的心仿佛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唯恐她嘴里再冒出一个“顾明炯”,叫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别说了,别说了!

  娘娘,你可是答应过我,不会说出我的名字的!

  顾景阳眉头微动,问道:“还有谁?”

  顾明炯几乎要喘不过气儿来了,却见谢华琅目光微垂,在自己身上一扫而过,道:“……还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梁王世子。”

  他的心落在地上,“吧唧”摔了个稀碎。

  顾景阳淡淡转向顾明炯,道:“你倒是很会心疼表妹,梁王府没有被赐婚的,也要专程去走一遭。”

  顾明炯满嘴苦涩,起身跪地,勉强道:“侄儿同思屏、思禄交好,二人有所求,实在是不好推拒……”

  他是梁王世子,若是出事,怕是要牵连王府,梁王旋即起身,正待为儿子求情,却见顾景阳微微一笑,道:“人生天地,孝悌为先,你能有这份心,着实难得。”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顾明炯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怔怔道:“谢陛下夸赞……”

  “你亲自走一遭,去将他们接回来吧,”顾景阳淡淡道:“朕原本也只是略施惩戒罢了,实在不忍叫他们骨肉分离。”

  局势逆转的太快,不只是顾明炯,其余人也有些反应不及,纪王与代王先回过神来,赶忙起身谢恩,顾景阳微微一笑,吩咐他们起身。

  既是先帝忌辰,免不得要往太庙去祭拜,过后再返回宫中用午膳。

  谢华琅虽然已经有了皇后身份,但毕竟还未行婚典,不能一道前去,便留在宫中,等其余人回来。

  不知从何时起,外边的天便阴了,瞧着似乎是要下雨,顾景阳与宗亲们一道离去时,便吩咐侍从们记得备伞,谢华琅送出宫门,回去时看一眼天色,总觉得自己不去走这一趟,其实是幸事。

  回到太极殿去落座,她饮了口茶,这才觉得舒一口气,冷不丁见一侧还坐着人,真有点吓了一跳。

  “你怎么还在这儿?”谢华琅问。

  许久不见,小道士似乎清瘦了些,只是他生的明俊,倒显得更精神了:“我出家了,不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