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丫头,终于回来了……姥姥这个心里啊……一直念叨着你呢……我这可怜的孩子……”外婆让苏锦扶着往家里走。
“姥姥,我很好!”苏锦笑着答,眼底却是感动,原主没有了母爱之后,所有的爱都寄托在了姥姥身上,姥姥又是从小把她带大的,这其中的感情自是不必多说!
“唉……我可怜的孩子,姥姥都一年没见你了,想想小时候,你才那么大……”外婆用手比划着她膝盖的位置,似乎是在回忆,“一转眼……都长的比外婆都高了……”
“哪有……”苏锦笑了笑,就这么听着外婆回忆,年纪大了,总喜欢回忆以前的事情,一说就停不下来!
苏父将保健品放到桌子上,苏锦打量着这屋子,跟她记忆中没有出入,还是那间旧屋,两间房,六十平米的大小,房子很旧,家具更旧,整个屋子一股霉潮味,房顶是大梁,没有吊顶,冬天很冷!
以前是没有经济条件,所以看着外公外婆住这样的房子,原主心里一直想着以后挣钱了,一定要给外婆换个大房子,如今有条件了,苏锦怎么也得替原主完成这遗愿才行!
“娘,爹呢?”苏父看着周围的环境,跟苏锦心里想的一样,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想法。
“你爹放羊去了。”外婆回道。
外公外婆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养几头羊,养大了下小羊崽,然后卖点钱,一年到头也买不着几个钱。
所幸的是外婆家里没有地!
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生改革开放
不用辛苦种地!
年纪这么大了,种地也种不了几个,外婆的这个村庄还是不错的,靠着县城比较近,每个月发米发面,虽然不多,但是也够二老吃的。
不过外婆家儿子挺多的,三个儿子也能担负起抚养二老的责任,只不过,总归不是那么富裕,虽然有这个能力,但也只是尽到该尽的义务,并不能让二老过的舒适。
难得的是,二老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省吃俭用,省出来钱补贴苏锦家。
在姥姥家等了一个小时左右,老爷就回来了,看着苏锦跟苏父,显然也是很激动。
晚上在外婆家吃饭,苏父去集市上买了几个菜,说了不让外公做饭,外公还非要熬胡豆,苏锦记得原主特别喜欢外公熬的胡豆!
一种他们这个地方的特别的粥,用小米面、黄豆、红薯之类的熬制而成,特别好喝,味道特别好,这么一想,就勾起了苏锦的馋虫!
看着外公在灶台前忙前忙后,苏锦连忙帮忙烧火,这个时候,煤气已经普及了,但是二老都用不了那种东西,所以还是沿用烟台、柴火。
外公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年纪小的时候正是抗战时期,虽然没有上战场,但是也因为兵荒马乱收了不少的罪,后来即使改革开放,苦日子也是没少过,现在年纪又大了,接近九十高龄了,身体很不好,腰腿老是痛!
苏锦看着心疼不已。
晚上吃饭的时候,苏父就提议让二老跟他们去上海,但是二老显然是是拒绝了,这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二老出生在这里、根在这里、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儿子女儿也在这里,他们已经离不开这里了!
既然这个想法没法实行,苏父就觉得给二老把屋子整装一下。
整装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苏父觉得跟几个舅舅商议商议。
用完了晚餐,苏父就跟着苏锦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两人一直往外婆家跑,苏父跟几个舅舅商议的差不多了,苏父出钱,他们出点力监督着,将所有的家具都换,重新整装一下。
夏天,施工也快,搬家也方便,旧家具该扔的都扔了,旧衣服也该扔的就扔了!
苏锦给收拾出来不少旧衣服,都背着二老扔了,以二老那会过的性子,肯定不舍得扔,但是衣服都破的不像样了,棉衣里的棉花都坏了,都不保暖了!
扔了之后,苏锦就感觉去县城里给买了新的。
除了二老这里,苏父还打算回报自己的村子,找村子聊了自己的想法,当然,她的想法都是苏锦给她的。
谈妥之后,苏家村也开始动工了,苏父承包了一大片地用来建工厂,准备做服装生产。
苏锦跟着忙前忙后,两人分工实行,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