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权宠_作者:陶夭夭(1223)

  皇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看一眼底下面露狐疑之色的大臣们,定了定神,一言不发地走入了侧殿,然后悄悄同璎珞一道,从侧殿离开了。

  皇后一走,众臣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怎么回事?皇后就这么扔下他们走了?没有任何交代?

  有心思缜密些的大臣不由心中打起了小鼓,看皇后离开时分明神色不好,难道说……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今日端王突然举兵发难,寒王却这么凑巧没来上朝,莫不是……他已经提前得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没有入宫?那是不是说,他其实并没有被端王打个搓手不及。

  这么一想,那些原本就支持沈初寒的大臣顿时安心不少,镇定下来,静待事态的发展。

  皇后走后没多久,殿外再度传来了动静。

  众人纷纷翘首往殿外瞧去,却见远处有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朝崇政殿行来,虽看不清领头之人是谁,但阵仗极大,远远瞧着,就让人心神为之一震。

  原本渐渐歇下去的议论声再起。

  这个时候领兵过来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端王解决了寒王,带兵入宫来了。还有一种,是寒王扭转了局势,带兵攻入了皇宫。

  各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纷纷挤到大殿门口朝外张望。

  而此时,守在门口的铁甲卫也发现了不对劲,立马拔剑出鞘,警惕地望着来的那队人马。

  行得近了,大家都看清了领头的沈初寒和宋清欢。

  一时间,众人面上神情各异,眼底情绪精彩纷呈。

  而把守崇政殿的铁甲卫则是心思一紧,怎么也没想到,来的竟然是寒王!这些铁甲卫中有不少被严怀用家人性命相威胁的左卫,此时也看到了沈初寒身后的萧濯,心神不由晃了晃。

  又见队伍中还有不少昔日一起巡逻一起训练的兄弟,更是心中不安起来,有些羞耻地低垂了头。

  君彻将手中的兵力分成了三股,最精锐最信得过的由他亲自带领,前往寒王府捉拿沈初寒,右卫原本的人则由严怀带领,前往昭帝寝宫把守,而剩下的被策反的左卫以及入营没多久的右卫,则由皇后带领来了崇政殿。

  沈初寒对君彻的心思了若指掌,自然知道他是如何安排手中兵力的,行到一脸紧张的铁甲卫跟前,他停下了脚步,冷冷一扫,看了一眼身后的萧濯。

  萧濯会意,“大家都是昔日的兄弟,若可以,我并不想同大家兵戎相接。”见有人神色已有所松动,萧濯接着又道,“皇上还在昏迷不醒之中,端王便迫不及待地起兵夺权,此举,乃是谋逆。你们可知谋逆的下场是什么?”

  铁甲卫们俱是心思一凛,眼中都浮上一丝害怕。

  谋逆之罪,轻则斩首示众,重则株连九族。

  “王爷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被逆党严怀所威胁,你们放心,你们的家人,王爷已经派人前去查看和保护。端王如今自顾不暇,不可能再分出兵力去伤害你们的家人,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身后跟随萧濯的那二十几人忙开口附和。

  萧濯扫一眼面前做着剧烈思想斗争的众人,微微提了声调,朗声又道,“王爷仁慈,若是有就此改邪归正者,王爷可以既往不咎,日后皇上醒来,也会在皇上面前力保诸位。”

  这话一出,铁甲卫里顿时传来了窃窃私语声。

  他们当中很多人本就是被逼迫,现下见沈初寒和萧濯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有见寒王一派兵力充足,分明是占了上风,哪里还敢抵抗,只听得“当啷当啷”的声音,他们纷纷扔了手中利剑,跪下向沈初寒求饶。

  原本还有犹豫不决者,见大家都放弃了抵抗,哪里还敢硬出头,也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求饶。

  沈初寒示意萧濯留在外头处理收编这些投诚的铁甲卫,自己则带了宋清欢一道,跨进了大殿。

  门外的动静,殿内的朝臣都已听到了,心中既是震撼又是忌惮。

  方才沈初寒都不曾说话,只凭借手下寥寥数语,便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这些铁甲卫,其洞察人心的细腻程度,实在令人赞叹。

  而更令众人惊奇的是,是他从何处得来这么多兵力?

  端王之所以敢这个时候举兵起事,仗的就是手中握着的铁甲卫兵权。京畿兵力只有铁甲卫和锦衣卫两股,锦衣卫听命于昭帝,这些人的服制,也明显不是锦衣卫的飞鱼服,那么,这股神秘的兵力,究竟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