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权宠_作者:陶夭夭(1737)

  与其死在他手里,倒不如自行了断!

  一时间,宁姝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趁众人不备,竟一把抽出一旁侍卫腰间的刀,猛地朝宁腾跃的腹部捅了过去。

  这变故发生得太过突然,便是宋暄也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宁姝的刀直直捅入了宁腾跃腹中,鲜血瞬间留了出来。

  宁腾跃不可置信地看着宁姝,怒吼一句,“姝儿,你……你怎么敢……?!”

  宁姝凄凉一笑,“父皇,你不要怨我,母后和哥哥已经先走一步了,你……你还活着又有什么用呢?我……我如今也不怕死了,我也很快来陪你们。”说着,竟又将刀一抽,毫不犹豫地在脖子上一抹,只听得“当啷”一声,沾满的鲜血的刀脱手,她也跟着颓然倒地。

  临死的瞬间,她扬起小脸看向宋暄,眸光动了动,面上露出凄凉一笑。

  五皇子,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不要再与你成为敌人。

  宁腾跃双脚一软,也倒在地上。

  他捂住伤口,看着永远闭上双眼的宁姝,心底又是歉疚又是震惊。他知道,宁姝那一刀正中要害,自己也活不长久了,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哪怕再怨再恨,这一刻,也只剩下了心疼。他伸出手,费力地去握宁姝的手,只可惜,指尖尚未碰到宁姝冰凉的手,便头一歪,死了。

  宋暄看着这一幕,眸光动了动,冷声开口,“将燕帝尸首挂在城门处三天。”一顿,语气微缓,“至于安宁帝姬……”他的目光在宁姝黑乎乎的脸上一扫,“以帝姬之礼,好生葬了吧。”

  *

  昭国清元五月二十七,昭国攻下燕都临安,燕后和太子宁骁自焚而亡,燕帝被斩,燕国灭亡。

  昭国清元六月,宸国派使者求和。

  昭国虽然一路势头迅猛,但毕竟战线拉太长,又打了这么久的仗,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连连征战,国库到底吃不住,权衡之下,答应了宸国的求和。

  昭国清元七月,昭宸两国达成停战协定,休战十年。

  宸国保留先前攻下的三分之一燕国领土,剩下的三分之二归于昭国,至此,云倾大陆三分之二的领土,都归于昭国麾下。而云倾大陆四分天下的局面,也就此打破,从此,变成昭宸两国双足鼎立的局势。

  这些,都是许多年后正史的记载。

  听说,当年,最终促成寒帝同意宸国求和的关键因素,是宸帝秘密派人送去临都的一封信。据说信中,是关于宸帝生母锦妃娘娘的身世之谜,还有她离奇失踪的真相。信的最后写到,宸国诚心求和,可若寒帝不允,这封信,他就只能也给昭后宋清欢也传一份了,语气中,似隐隐带了威胁之意。

  谁料,寒帝看后,却直接把信给了昭后,两人在华清宫中单独呆了许久,再出来时,面上神情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静,而那紧紧交握在一起的双手,让所有见到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拆散帝后间的情意。

  即便如此,不知为何,寒帝最终还是答应了宸国的求和。

  有野史传言,寒帝曾对亲近的慕容将军和楚将军说道,“为着这江山,朕已经错过一次阿绾了,这辈子,剩下的时光,朕要都留给阿绾。”阿绾,乃昭后宋清欢的乳名。

  这之后十年间,两国果然相安无事。

  再之后,太子君临十八岁那年,寒帝力排众议,执意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尔后,带着昭后四处游山玩水去了。好在太子天赋异禀,自小便表达出过人的才智,很小的时候便被寒帝带在身边一同处理政事,即便年少继位,也丝毫不怯,朝政诸事,很快上手。

  寒帝在位期间,后宫空置,只皇后宋清欢一人,子嗣也只得仪嘉帝姬和太子君临两人。饶是如此,因太子天资聪颖,年少成材,再加上寒帝铁血手腕,昭国臣民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上下一心,国力日渐强盛。

  而宸国,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宸帝苏镜辞“从善如流”,广选秀女充实后宫,后位却始终空悬。听说,宸帝心底,住着一个人,一个他永远也没法得到的人。

  与寒帝不同,宸帝子嗣众多,成才的却很少。

  宸帝四十八岁那年,因不满储君之位旁落,三皇子造反,买通宸帝身边内侍,秘密下毒毒害了宸帝。

  宸帝驾崩后,宸国陷入夺位之争,国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