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他便足尖轻点,很快消失在萧菱伊的视线当中。
萧菱伊心中担忧更甚。
君无垠临走时的那个眼神,她总觉得会出事,左思右想,还是找了个机会将君无尘约了出来,同他说了这事。
君无垠对萧菱伊的爱意君无尘自然清楚,不过他彼时刚被封太子,又成功抱得了美人归,心思难免有些飘,又见先帝已经变相地将君无垠逐出了临都,心中已放松警惕。听到萧菱伊这话,也没放在心上,只安慰了她几句,让她不要多想。
却不想,他一时的放松警惕,却未后面发生之事埋下了祸端。
先帝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君无垠走后没多久,先帝便药石罔效,驾鹤西去。先帝驾崩之后,太子君无尘继位称帝,封萧菱伊为后。
却不想,他刚登基没多久,远在南地的君无垠却突然举兵造反,带着大军一路杀往临都。
原来,当时驻扎在南边的军队首领,正是君无垠祖父的义子,只是因为他二人关系隐藏得深,旁人并不知晓他们的关系。
南地大军数量庞大,君无垠借助其兵力,一路畅通无阻地直逼临都。
而此时朝中,君无尘刚继位,本就根基不稳,再加上君无尘一直暗中筹谋许久,朝中也有不少他的人脉,听得君无垠发兵的消息,暗中散布和鼓吹对君无垠不利的言论。
君无尘治国的能力虽有,但论若要论耍阴谋诡计,他根本就玩不过君无垠,眼见着大军一日日逼近,越发慌了手脚,只得临时指派人率军迎战。
只是,他前期自乱阵脚,错过了最佳的镇压时期,君无垠带兵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杀到了临都城外。
那一日,临都战况惨烈。
君无尘在宫中被俘,为了避免受辱,咬舌自尽。萧菱伊却被君无垠第一时间派人控制住,时刻派人监视住她,不让她有任何自残或自杀的举动。
不得不说,君无垠心思虽残暴狠厉,但论治国能力,并不比君无尘差。
攻占临都之后,他采取铁血手腕,迅速镇压了对他不满的势力,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朝中局势并没有动荡多久便安稳了下来。
君无尘既已死,他便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
他原本是想封萧菱伊为后的,但两朝为后,古往今来从未有之,朝中众臣全数反对。再加上当时薛家在夺权篡位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如今见他竟想要立前朝皇后为后,十分不满,隐隐有煽动其他世家抗议的趋势。
在那种刚刚登基的情况下,君无垠也不好太过肆意妄为,无奈之下只得封了薛家女薛楹为后,同时不顾众臣强烈反对,执意封了萧菱伊为贵妃。
萧菱伊自是不愿,可君无垠却以萧家合族上下三百多口的性命为要挟,逼迫她就范。萧菱伊虽然很想自尽免遭玷污,可一想到全族三百多口人的性命就要因自己之故葬送,未免又下不了那个决心。最后只得万般无奈地从了君无垠。
但萧菱伊毕竟是已经与君无尘拜过堂成过亲的,怎么着也算是前朝正儿八经的皇后了,所以这段过往,一直成了她抹不掉的一段“污点”,朝中众臣人人对她不喜,百姓也对她指指点点,更有“红颜祸水”“妖女”等名号传出,而后宫之中,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皇后恨她入骨,其他嫔妃为皇后马首是瞻,明里暗里不让萧菱伊好过。
就在萧菱伊马上就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却突然被诊出有了身孕。
☆、第268章 将计就计(一更)
彼时皇后无子,后宫中程美人和另一名宫妃陆宝林有孕在先。
程美人和陆宝林是识时务之人,知道皇后势力庞大,与她作对讨不到什么好处,早早便站在了皇后这侧。
所以对皇后而言,虽然自己没能怀孕心中焦急。但毕竟能有人抢在萧菱伊之前生子,只要萧菱伊没法诞下皇长子,她的地位便不会受到动摇。
因此,她自然会竭尽全力保下程美人和陆宝林腹中之子,至于萧菱伊肚里的种,必是想法设法想要除掉。
然而,她到底还是低估了君无垠对萧菱伊的宝贝程度。
得知萧菱伊怀孕后,君无垠欣喜若狂。
这段时间萧菱伊的萎靡不振他都看在眼里,可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萧菱伊始终都是一副冷淡的神情,没有半分好脸色给他看,甚至听伺候萧菱伊的宫人说,她时不时还有绝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