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权宠_作者:陶夭夭(847)

  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很快传得人人皆知。

  萧濯听到这消息,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听闻沈初寒下了朝,便急急忙忙去了他院中。

  虽然在凉国萧濯已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回了昭国后,因他是沈初寒心腹,昭帝自不信任他,如今也没给他安排什么职位,只同沈初寒一道在成文馆中住着。

  慕白引了萧濯进去。

  沈初寒正在书房中写着什么,见萧濯进来,示意他先坐,继续写完了手下的东西,待墨迹干透,放入信封中封好递给了慕白,“传给无忧谷。”

  慕白应是,退了出去。

  沈初寒望向萧濯,笑笑道,“怎么这般忧心忡忡的模样?”

  萧濯皱了眉头道,“最近宫里的流言,你听说了吗?”

  沈初寒无所谓地一挑眉头,“关于我身份的那些流言?”

  萧濯点点头,见他一脸平静的模样,眉头皱得更紧了,“如今这流言一出,昭帝那里,怕是对你疑心更重了。过两日便是滴血认亲的日子,殿下,你可想好了对策?”

  沈初寒眸光清冷,神情间没有半分暖意,他微微吐一口气,似笑非笑的凉薄,薄唇轻启,吐出四个字,“将计就计。”

  ☆、第269章 血液不相融(二更)

  这日,早朝已过,众臣却并未退朝。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定在最前头的沈初寒身上,神情各异,仿佛无形中将他与周围人隔绝开,让沈初寒愈发有种遗世独立的清冷感。

  他今日一袭银紫朝服,面如冠玉,丰神俊朗,光是站在那里,便有一种无言的气场传来。

  上首的昭帝瞥一眼众人,眸光一一掠过,沉沉开口道,“取水上来。”

  王喜一事,朝身旁的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一点头,快步退了下去。

  众人的窃窃私语声小了些,纷纷抬眸朝上首的昭帝望去,眼中带着打量的神情。

  在场之人都是人精,前两天宫里骤起的谣言他们怎会不知,此时都抱着看戏的心思,只不知昭帝心中是如何想的。

  昭帝低垂了眸,神情冷漠,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宫里宫外都遍布锦衣卫,关于沈初寒身份的谣言,这几日甚嚣尘上,他又怎会不知?没想到,这件事过去二十年了,如今还有人重翻旧事。

  这个节骨眼上,会来这一手的,除了君彻便没有旁人了。

  昭帝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他确实不喜欢君殊。

  尽管当年关于君殊身份的谣言被他派人压了下来,但不知为何,从此心里就有了疙瘩,每每看到君殊,尽管他同君无尘似乎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昭帝总是会想起君无尘,想起那晚他在自己面前自裁的模样。

  而君殊渐渐长大,开始明白事理,对他这个父皇的态度却越发冷淡起来。

  生下君殊之后,萧菱伊对他的态度并没有多少好转,只有在涉及到君殊时,对他的神情才会软下来。

  他很不爽这种感觉。

  或许是萧菱伊对君殊说了什么,他亦能明显察觉出君殊对自己的不喜,每每两人见面时,他看他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仇人一般。

  他那时不过是半大的孩子,可眼神中的仇恨,已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个时候,昭帝才想起将君殊交给别人去抚养,可一则萧菱伊不可能答应,二则君殊已大,性情早已定性,就算是自己亲自抚养,他这样偏执和狠厉的性子,十有八九也是掰不回来了。

  如果排除君殊对他的敌意,昭帝其实并不反感这种性格。他甚至觉得,君殊虽然长得像萧菱伊,但性子上还是像自己多一些,可是这样的性子,也让他感到害怕。

  假以时日,等这孩子长大,以他的性子,第一个要拉下马的,怕就是自己。

  所以他才时时提防着他。

  后来萧菱伊因病去世,他彻底没了顾虑,君殊也彻底没了牵绊,昭帝担心君殊迟早有一天会将这笔账算到自己头上,所以趁着与凉国和谈的机会,将君殊送出了昭国。

  听到君殊死消息时,他并没有多难过,相反,还有一丝解脱的感觉。

  就算……就算他是自己的骨肉,当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时,骨肉亲情,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

  昭帝从过往的回忆中回了神,冰冷的目光在君殊右侧不远处的君彻面上一扫,眼底有显而易见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