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皇妃_作者:雪中回眸(542)

  这时候,燕王命疾风,孙凌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了阳城外。只要渡江就是燕京城。使者进京道:“王爷有命,护卫二皇子册立。”

  燕子康此时才惊觉,原来燕子宁和燕子归已经暗地里达成共识了。

  “他这是招来了狼!”燕子康不信真的只是护卫太子,看着吧,这一驻扎就不会走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燕子康暗地里的那些兵马是不够的。只能偃旗息鼓。

  腊月十二,燕子宁等来了他的大限。连三十都不到,就在这刚送走了父皇的地方,也要去了。

  他忽然想起给父皇下的毒来了。报应吧?这就是现世报!

  “朕……愧对父皇……愧对……大胤……愧对……”最后也没说出愧对谁,就永远的闭了眼。

  不同于嫔妃们的哭泣,熙文太后和裴后都是没有哭的。

  某种意义上说,她们都一样,一样失去儿子。

  有时候,最是悲伤的人,最是没了眼泪。只是木然的,呆滞的,看着奴才们忙碌,听着外面嫔妃和朝臣,们的哭声。

  太监大声喊着:“陛下驾崩了!陛下驾崩了!陛下驾崩了!”接连三声。

  惊起了万象宫中的鸟雀,天上有零散的雪花飘落,说不出的悲凉肃杀。这位年轻的帝王,还不及施展他的宏图大志,就这般郁郁而终了。

  《大胤帝国传》记载,元兴二年冬,元兴帝于金相殿崩逝,时年二十七岁。

  燕子宁身前身后,在史书中,也不过寥寥数字的记载罢了。可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他是真实的。他挫败了燕子初,也一度挫败了燕子归。

  得知他的死讯,仍旧被关着的燕子初也是久久不能反应。

  “他死了?就这么死了?”他拉着柳氏的手问道。

  “死了。如今看来,你们兄弟里,最能干的,是烈王、”柳氏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死了!谁能想到呢?当初我栽的那么惨,谁能想到呢?最先死了的,却是他!他可是皇帝啊!怎么就死了?”燕子初有些癫狂道。

  “你还不死心么?”柳氏道。

  “不会,我不会叫你再有什么危险了。放心吧……我也不会有机会了。看着吧,没几年,九弟就会回京。看着吧。”他脚步踉跄的出了屋子道。

  都看走眼了啊!

  因为陛下新丧,这个年,就要一切从简了。

  西北也是一样的,只自家人坐着吃年夜饭。打从来了西北那日起,苏棉对待几个风就是像自己人一般。所以这几年年夜饭都是一起吃的。

  加上韩云,也不过就这几个人。

  这个年过的很是单调。

  年后,燕京城着手立太子。

  熙文太后和裴后带着七岁的燕振岳登上了皇位。

  他下旨册封熙文太后为太皇太后,册立裴后为太后,朝臣们之间,支持过燕子康的,或是贬黜,或是降职,可是万家却动不得。这时候要稳定,是不能激起什么太大的矛盾的。

  因陛下年幼,熙文太皇太后定下了四大臣为陛下摄政大臣。为首的就是慕容左相。赐封为忠孝一等公。

  第二个是张太傅,也是陛下的老师。也赐封为忠敏一等公。

  第三个是原先的户部尚书,现在的太师许昌隆。实际上,这两位都没有实权,不过到底地位很高,都是正一品大员。

  最后一个是吏部尚书万丰。也是一等公,却没有名号。

  按说万家还有个太师在,要是摄政大臣,该轮不到他万丰。可是如今可就这样定了。

  万家也没话说。

  更尴尬的,是原先的太皇太后宋氏以及李太后这两个。

  只字未提。

  当然如今不会有人替她们说话,本来宋氏太皇太后就不得熙文太皇太后的喜欢,还在最后支持燕子康,着实是戳了熙文太皇太后的肺管子,能叫她活着,已然是不错了。

  至于李太后,谁能想到她呢?后宫无子嗣,前朝无家世,就是个透明人罢了。

  身为曾经做了几十年的皇后,她也算是悲哀到底了。

  新帝为永安帝,便将这一年定位永安元年。

  《大胤帝国传》记载:元兴帝去世次年,次子继位,时年七岁,称永安帝。为永安元年始。

  第393章 燕子康叛逃

  紧跟着二月里,凝太妃薨逝。死因是心悸而死。

  燕子康目呲欲裂,母妃一向健康,如何会有心悸?定是熙文太皇太后害死了她。可惜无凭无证,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