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1125)

  “省得,生出心结。”

  “去把哀家收着的那一串玉石佛珠拿来。”肖太后吩咐。

  那串玉石佛珠,由五台山清凉寺高僧亲自作法开光,是先帝在临出征前,留给肖太后的。不仅仅是一份平安的祝愿,还承载着满满的回忆。

  卫亦馨吓了一跳,忙道:“太祖母,馨儿已经醒过神来,不再害怕了。这串佛珠,馨儿万万不能收。”

  这串佛珠意义非凡,她不过是郡主而已,如何承受得住这份恩赐。

  别的不提,就说太子膝下的宝淳郡主,就一定会来找自己麻烦。她也不是怕了宝淳,只不过能少一事是一事。

  眼下这样的时候,她没有这个心思来应付宝淳。

  肖太后将脸一板,道:“长者赐,不能辞。”

  待宫女将玉石佛珠捧来,肖太后笑着替卫亦馨戴上,道:“我已经是老了,佛珠在你这里更有用处。戴上一段时间,辟邪除秽。”

  “谁要是敢说什么,让他来找哀家!”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卫亦馨只好谢恩收下。她在心头暗自懊悔,早知如此,不如找别的由头。

  她这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宠。

  “太祖母,这事原是馨儿没想通。后来琢磨得多了,便觉得这其中有蹊跷。您说,那鬼魂怎地不找旁人,偏偏缠着那戏子?”

  “莫非,当真是有什么冤情不成。”

  肖太后赞同道:“这世上不可解释的事情多了,对鬼神要存有敬畏之心。”

  “所以,馨儿便想着,难道真有什么冤情不成?”卫亦馨道:“可惜,他却是找错了人。戏子只不过是扮演青天大老爷的角色,又不是真的懂得断案。”

  “太祖母,您说,他怎地不去找知县知府?”

  “这个,馨儿你就不知道了吧!”肖太后笑道:“鬼魂乃是阴身,而官衙则是阳气最重的地方。一方父母官,更是正气浩然,阴魂哪里敢近身?非得魂飞魄散不可。”

  “啊!原来如此。”卫亦馨恍然大悟道:“可是,被缠着的那个人也太可怜了吧。我想明白之后,便遣人去了一趟亳州,那个戏子还病着。”

  卫亦馨这么说了一通,肖太后对这件事也生起了好奇心,道:“戏子不能断案,冤魂又无法前往官衙,这可是个死结。”

  “太祖母,这件事馨儿既然瞧着了,就不能坐视。若真有人冤死,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案。”卫亦馨认真道:“既是能传到京里来,在当地的影响势必更大。”

  “馨儿觉得,需尽快解决才好。否则,难免会生出旁的事端来。”

  这样跟鬼神有关的事,最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肖太后心头明白,如今高芒看起来太平盛世,实则暗流涌动。

  前朝的势力蛰伏于野,那两次刺杀事件至今还没有抓到幕后真凶。

  若被他们利用这件事来造谣,说是皇帝不慈上天示警,来煽动普通百姓,就有可能激起民变。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极低,但此事迟迟得不到解决,便有被利用的可能性。

  甚为一国之皇太后,肖太后绝不允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肖太后沉吟后道:“馨儿说得对,需尽快解决。当地解决不了,我们就从京里派一人去。”

  “这人选,还得慎重。”卫亦馨偏着脑袋想了片刻道:“若太祖母遣人去,那去了就得解决问题。这些鬼神之说,脑子不清楚的恐怕找不到头绪。”

  肖太后点了点头。

  既然她要从朝中遣人去解决问题,那这个人就得有真本事,能解决问题的。

  否则,出了什么事,皇家的颜面也挂不住。

  “馨儿,你觉着,谁能担此重任?”

  卫亦馨想了想,道:“朝中善于断案的官员,都在大理寺刑部。他们不是一方父母官,想必阴龟也不会怕他们。”

  其实,她心里早有人选。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但她不会主动说出来,而是慢慢引导着肖太后,让肖太后自己去想到这个人选。

  “大理寺,刑部……”肖太后虽然不理事,对朝中的官员却并不陌生,这是她身为一国太后的政治本能。

  她在心中将这两个衙门的官员想了一遍:年纪大品级高的不行,派他们去闹得动静太大;毛头小子更不行,届时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