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132)

  就算没有找到,这点损失,方家也还承担得起。

  但方锦书心头清楚,只要方家的人到了江南,在刻意寻访之下,自然会打听到苏家的名号。那位日后名满京城的苏小神医,眼下就在江南,跟着他父亲四处行医。

  为了让她提出的这个建议合情合理,之前她就提出了想看游记的要求,果然疼爱妹妹的方梓泉就找了好些给她送来。

  江南钟灵毓秀,自古就是人文昌盛的富庶之地,在这些游记里面,倒有一半是和江南相关的。然后再在里面找出几篇与名医相关的文章,也就不难。

  这个故事,方锦书在前几日便翻到了。

  在她进净衣庵的前一夜拿出来,只因这个时候她说的话,父母会更加重视。

  而方锦书之所以对母亲的头疾如此上心,是因为她知道,在几年之后,司岚笙的头疾一年比一年发作得频繁,剧痛难忍。

  那时,夺嫡争储正到了紧要关口,为了不让方孰玉分心,她遣了太医常驻方家。但几位太医都回禀,她的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只能缓解无法根治。

  在今生,她不想再看到母亲受此痛苦。

  女儿对自己的关心,让司岚笙感动的一把将她搂在怀里,道:“瞧瞧我生的好女儿,才这么点大就懂得为母亲考虑了。”

  方孰玉捻着胡须而笑,考虑的这般周详,岂能是一名八岁女孩所为?不过他将这一切归于方锦书在梦中过了先皇太后的十年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父亲答应你,明日就挑出合适的人手,奔赴江南寻访。”方孰玉看着爱妻幼女,笑得很是温润。

  解决了这一件大事,方锦书心头的石头也落了下来。

  既然父亲答应了,就会慎重对待。不管是为了母亲的病,还是为了对她的承诺。只是不知道,她的这个请求,会不会让苏家那位小神医提前来京呢?

  算算年纪,苏小神医这会才是十岁出头的少年,还没有闯下小神医的名头,也不知医术如何。

  不过,前去寻访的人想必会找到他父亲身上,这就够了。听说,苏小神医的医术,大半都来自于父亲的亲自传授。再加上他天纵奇才,又游历天下眼界开阔,才成就了他后来的盛名。

  算算时间,苏小神医应正跟在他父亲身边行医。顺利的话,能提前跟他交好,这对往后的帮助非常大,他不仅仅是医术高明而已。

  临睡前,方锦书在脑中响起最后一个念头,在接下来一年的净衣庵生活,会如她所愿吗?

  ☆、第九十一章 道别

  翌日,天还黑着,翠微院里就掌起了灯火。

  芳菲、芳馨两人伺候着方锦书起床洗漱,院中的粗使婆子将行李运到二门外的马车上。

  斋戒这七日不沾荤腥,并按照花嬷嬷的要求,除了学习规矩礼仪之外,整日就与佛香经书作伴。

  梳洗完毕,在只着素净衣袍的方锦书身上,隐隐散发出一种恬静安宁的气质。这般从容出尘,不似她这个年纪所有。

  芳馨一时有些呆愣,直到芳菲唤了她一声,她才醒过神来。

  钦天监占出的吉时在辰时三刻进入庵堂,净衣庵在西北面的邙山之中,从方府动身需要一个多时辰,所以方锦书才起得这样早。

  她去净衣庵为英烈皇太后祈福,乃是大事。随着她的起身,整个方家都提前苏醒了过来。待她梳洗完毕,大厨房里的早饭也送来了。

  司岚笙心疼女儿,虽然方锦书不能用荤腥,也变着法子给她做些好吃滋补的。餐桌上,一盅百合南瓜汤、几个素馅小包子、一小碗珍珠米饭、一盏燕窝粥。不但精致好看,还营养丰富。

  庵堂里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方锦书将这餐饭吃得干干净净,刚好吃饱。

  “妹妹收拾好了么?”方锦晖进来问道,她特意起了个大早,来送妹妹。

  “我好了,走吧。”

  姐妹两人一起去给司岚笙请安,方梓泉、两个姨娘和她们的子女也都在此处候着。

  方锦书拜别了父母,方孰玉也不免殷殷叮嘱一番。

  “大太太,宫中的人到了,正在老夫人处。”

  司岚笙道:“知道了,正好一块过去。”

  到了此刻,她已经在心头完全接受了这件事,将那些担忧的情绪压了下去,微微笑着牵起方锦书的手,往慈安堂而去。

  该说的之前也都叮嘱过,方孰玉也没再多说,挥挥手让儿女们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