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是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人,闻言笑道:“大太太过谦了,我们侯爷也经常赞方翰林文章锦绣,无人能敌。”
两人你来我往的寒暄着,就是不谈正事。庞氏在一旁看得着急,忍不住插嘴道:“不是说来提亲吗?我们女儿可不是乱嫁的。”
她此言一出,空气奇异的静了一静。
崔伟面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司岚笙低头垂目,暗恨庞氏不懂规矩。
☆、第一百六十八章 贪婪
既然是来求娶方家女儿,那理当对方先开口。
谁知道这崔伟年纪看起来不大,如此奸滑。在外院嚷嚷着要求亲,进来后却避而不谈此事。
这种情况下,谁先提起这件事,谁就输了半筹。且不论方慕笛要不要嫁入侯府,这初次见面,就不能弱了气势。
毕竟是归诚候府来求娶,而不是方家哭着要嫁给对方。
所以,她才慢条斯理的跟对方闲扯。眼看崔伟就要招架不住,却被庞氏一语破坏。
庞氏只是区区七品官吏之女,哪里懂得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她听见归诚候府来提亲的时候,心头很是矛盾。又高兴能攀上这颗大树,又心痛那三千两眼看就快到手的银子不翼而飞。
她迫不及待的要弄清楚对方来意,便出言相询。但接下来的气氛,让她明白自己应该是说错了话。
庞氏藏在袖子里的拳头暗暗紧了一紧,心道:最恨这些世家作派!神神叨叨的,总是让她摸不着头脑。
静了半晌,听到司岚笙道:“崔管家,这位是我们笛姑娘的嫡母。你有什么话,可直接同她说。”
闻言,庞氏忙将刚才的想法抛诸脑后,坐直了身子,等崔伟问话。
崔伟拱手道:“二老太太,小侯爷昨日冲撞了府上的笛姑娘。二老太太教养出这么好的姑娘,小侯爷回府后一直过意不去,特命在下前来求亲。”
他在来之前,已经将方家上下都打听了清楚,知道庞氏的为人,这番话说得足够婉转,给足了她面子。
庞氏听得心花怒放,忘乎所以地问道:“小侯爷?那准备什么时候合八字,签婚书?”
崔伟一怔,这位老太太怕不是糊涂了吧?
堂堂归诚候府的小侯爷,会娶一个区区庶女做正妻?求亲这个说法只是比较委婉,其实就是纳妾。这么明显的身份差别,明眼人不用想就知道。
庞氏如此丢人,司岚笙也觉得尴尬,拿起茶盏缓缓吹去表面的浮沫,慢慢喝着茶。
崔伟轻咳了几声,道:“二老太太恐怕有什么误会。我们家小侯爷早有正妻,这次前来,是想纳笛姑娘为良妾。”
迫于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话挑明,总不能让庞氏继续误会下去。
“良妾?”庞氏瞪得眼珠子都快突了出来。这妾和妻的差别,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她能肆意对待偏院里的两对母女,无论是律法情理,都挑不出她什么错,顶多指责她严苛了些。仗着的,不就是因为翠柳和胡姨娘的身份,都是妾吗?
她从和归诚候府做亲家的美梦中醒来,愤然道:“我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可不是嫁人做妾的!”
听她义正言辞,司岚笙却险些将喝进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什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她也好意思说得出口。这么说,不过是想看看能从归诚候府里讨得什么好处罢了。
崔伟笑道:“这是自然。我们侯府也不会白纳了方家的女儿。”
他从手里拿出来两张地契,放在两人中间的桌子上摊开,道:“两位太太请看,一座京里的宅子,另有京郊三百亩良田,作为笛姑娘的聘礼。”
只是纳妾,归诚候府的这份诚意极足。
看着这两张地契,庞氏的眼睛都差点长出了钩子,死死的盯住不放。半晌才道:“这是聘礼,那彩礼呢?”
高芒的嫁娶习俗,在下聘时,男方拿出来的礼物就是聘礼。
这部分聘礼是属于新娘的私人财产,是要登记上册,出嫁后作为陪嫁再一起陪出去的。嫁到夫家之后,再和嫁妆单子一起,拿到府衙备案封存起来。
女子若是愿意用嫁妆贴补夫家,这没有人过问。但若是要和离,夫家要根据这张嫁妆单子,如数归还相应嫁妆。若是有亏空,会被勒令补上。
这是高芒律法里面,对女子最大的保护。
另外在婚嫁之中,不常被提起的就是彩礼钱了。是男方在求娶时,直接交给女子娘家的银钱,以获得对所娶女子的所有权,往后不管在夫家有什么事,娘家也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