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256)

  她刻意转移话题,司岚笙自然乐得配合,笑道:“那是自然。佛经上说‘五十三参,参参见佛’,所以这每一坡台阶,都是五十三级。”

  从这一步步台阶开始,就属于大悲寺的范畴。出于对佛祖的敬畏,商贩们不会在大悲寺里兜售货物,台阶上的人比下面的人少了许多。

  满面虔诚的信徒,一步一参地往上走去。衣着华贵的夫人贵女们,也在丫鬟侍女的搀扶下,一步步往上而行。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前来祈求家宅平安顺遂。

  这是到大悲寺参拜的规矩,无论你在俗世是何等身份。到了这里,就要凭自己的双脚走上去。

  置身在这人流之中,方锦书心头的感觉很是玄妙。

  同样的石阶,她在前世走过无数次。从少女、新婚,到成为皇后、太后,一步步走得分外惊心动魄,身边陪伴她一同行走的人,也越来越少。

  石头不会说话,在人们的脚下沉默着。它们见证着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的悲欢离合。

  那你们能否告诉我,眼下的这个世界,和我的前一世,究竟是否同一个呢?方锦书在心头默默相询。

  但如同千百次自问的那样,这次的询问,显然也得不到任何回音。只有这凡尘俗世间的喧嚣热闹,与大悲寺里传出来的梵音相互应和着,肃穆中又带着烟火气息。

  石阶不长,一刻钟的功夫,众人便已登顶。

  在京中,方家算不得什么显贵,但也是不能忽视的文官新秀。和净衣庵的远离凡间的行事不同,大悲寺的僧人们深知信徒越多,佛法才能弘扬的道理。在接人待物上,总是有令人如沐春风之感。

  这时,一个年纪不大的知客僧迎了上来,他皮肤白净嘴角微微上翘,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他总是笑意盈然,有亲切之感。

  “敢问,可是方家大太太到了?”

  方家提前遣了下人来要了禅院聆听佛法,大悲寺特意安排了知客僧人在此迎接,这样周到妥帖,让方家众人都很是舒服。

  烟霞上前一步,见礼道:“正是我们太太。”

  “请各位贵客随我来,禅院已经准备好了。”

  朝臣、权贵女眷前来聆听法会,自然不会跟普通百姓们挤在一起。她们都会提前包下安静的院子,或延请禅师讲经,或亲自前往殿中听高僧说法。

  作为司家的嫡女,司岚笙对这一切都很熟悉。

  女眷们能出门的时机不多,除了参加各色饮宴外,还能常常前往的,也就只剩下以礼佛之名外出了。

  要说司岚笙自己,有多么相信佛法,还真谈不上。但她明白与大悲寺相处好的重要性,方家的银钱再怎么短缺,也从来没有少过对大悲寺的供奉。

  虽然在众多香客中算不上多,也一年四季没有断过,每逢浴佛节等大型法会,更会临时增加香油钱。

  这样好的香客,大悲寺没有理由给予冷遇。知客僧如此殷勤,那也是看在方家长年的供奉上。

  “怎地以前没有见过你?”司岚笙缓步入内,问着眼前这名知客僧。

  “回大太太的话,度真师兄近日入了玄心师伯门下,不再做知客僧人。”他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头上烫出的戒疤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透着一种少年人的朝气。

  “小僧度海,还请大太太多多指点。”

  度海?

  原来和东来的天竺大师,在浴佛节激辩三天三夜的度海大师,在此时只是个不起眼的知客僧。

  想到这里,方锦书好奇地打量了他几眼,只见他面容洁净,哪怕是做着大悲寺里最具烟火气的事情,本心也澄净无埃。

  ☆、第一百八十章 表白

  度海在前引着路,一行人到了一间安静的禅院之中。

  “大太太,还请稍歇,小僧这就让人送茶水点心上来。”度海稽首道:“不知大太太可要请师伯讲经,还是去前殿听法会?”

  来这里本就另有目的,窝在这禅院之中可不行。

  “有劳小师父费心,”司岚笙道:“还请拿几块号牌来,我们去前殿。”

  不多时,便有小沙弥端来了茶水、点心,托盘上放着三块刻有编号的号牌。

  哪怕是都在前殿听高僧讲佛,座次也是有讲究的。大殿中,最前面的几排位置,会留给长年供奉大悲寺的香客。又按照供奉多寡、世俗权势排列,当年定国公府从来就是在第一排。在他们之后,才是普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