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话里话外的,只有利益没有亲情,听得孙姨娘心头阵阵发寒。“你……让我好好想想。”面对女儿的要求,孙姨娘只得先应了下来,再慢慢设法。
不提这母女两人的私房话,方孰丰踏着夜色入了院门。
白氏算好了时间,换了一身粉紫茜纱的寝衣,坐在灯下绣花。橘黄色的灯光,掩去了她眼角处的细纹,茜纱的寝衣隐隐约约地透出里面白皙的肌肤来。
瞧见这一幕,方孰丰心头一荡,掀了袍子在她对面坐下,道:“这么晚,怎地还不睡?”
白氏笑道:“老爷没有回府,妾身哪里睡得着?就算是知道去了孙姨娘那里,我也要听了回禀才能安心。正好这个腰带还有几针,我便绣好了。”
“哦?”方孰丰欺身向前,笑道:“原来娘子是在抱怨为夫,让你往日里空闺苦等了吗?”
从他的身上,传来一股明显的脂粉香味。不问可知,他夜归之前是在何处。白氏压下心底不快,娇笑道:“瞧老爷说的,妾身只是担忧您的身子。”
她用绣剪将线头剪断,道:“老爷您站起来,妾身给您系上试试,看看可合身了。”
被她这样小意伺候,方孰丰心头颇为自得。往日那个尖酸刻薄的妻子,都被他收拾得妥妥贴贴,真真儿是可喜。
白氏一边替他系上腰带,一边道:“菊姐儿回来了,老爷可知道了吧。唉,我这一番苦心,全都付之东流。”
方孰丰点点头,之前听白氏鼓吹着,他在心头对方锦菊也寄予厚望。万一她在宫中有了出息,他也能混个皇亲国戚当当,在外面走动起来,岂不是体面许多?
方家的产业都交给他在打理,他不缺银钱,缺的正是这身份地位。
“妾身没料到,菊姐儿连初选也没过。”白氏轻声道:“但她毕竟是进过宫的秀女,这两年还是少出去交际为妙。”
“横竖她的年纪还小,我们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孩儿,就想多留几年不着急相看亲事。妾身也都想通了,老爷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想想那些年真是不值当。”
她这般温言软语,听得方孰丰轻飘飘的,笑着抚上她的肩头道:“也难为你能明白。菊姐儿年纪小不急,你好好拘着她几年。她的婚事,就交给你来操心。”
达到了目的,白氏心头暗喜,手上的动作越发轻柔。
方锦菊回府带来的动静逐渐平复下去,各房相继熄灯安歇。翠微院里,方锦书却睁着眼躺在床上,没有丝毫睡意。
她的心头,牵挂着吴菀晴的结果。
重生之后的两个手帕交,乔彤萱已是远走江南道回了陆家。出身陆家,就注定了乔太太的命运,她无能为力。
乔彤萱虽说将来会嫁入方家,成为她的嫂子。但等到了那时,她的年纪也差不多要嫁人,能相聚的时间算算并没有多少。
另一个,就是心地善良的吴菀晴。方锦书在第一眼看到她时,就下了决心要改变她悲惨的命运结局。
所以,那粒药丸,吴菀晴究竟是用了,还是没有呢?
种种思绪纷至沓来,让她无法安睡。她恨不得此刻就去吴家一探究竟,却只能白白牵肠挂肚而已。
☆、第三百四十九章 喜悦
夜里,一场春雨无声的润泽着大地万物。
今年是个好年景,冬雪、春雨应季而来。春耕季节,农人们抓紧着每一息,松土播种,盼着到了秋日能有个好收成。
天刚刚亮不久,吴尚书府上便出来一个管事婆子,手里提着一匣子糕点,直奔方府而来。
方锦书刚刚起床洗漱,芳菲进来禀道:“姑娘,晴姑娘遣人送来一匣子杏花糕,说是早起新做的,给姑娘尝尝鲜。”
闻言,方锦书眼睛一亮,从心头泛出喜悦来。
太好了!
这一次,吴菀晴不会再重蹈覆辙。
“谁送来的,人还在吗?”
“回姑娘的话,是晴姑娘身边的奶嬷嬷亲自送来。”芳菲禀道:“她还在外面候着,姑娘要见见她吗?”
“嗯,”方锦书点点头道:“请她进来一趟,我有些话要问她。”
不多时,吴府的嬷嬷便走进来,她的神情有些激动,跪下磕了个头道:“老奴见过四姑娘。”
“快起来,这是做什么。”方锦书忙让芳菲将她扶起。她抹了抹眼泪,扶着膝盖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芳菲,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