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认真的?”陈婉素问道,哪里有人自己说自己克妻。
“认真的。”陆五爷深深地看进她的眼底,道:“你若同意了,我就正式托媒人上门求娶。”
在这一瞬间,陈婉素的心砰然而动,一抹羞红爬上她的面颊,她微不可见地轻轻“嗯”了一声,道:“此事,还需母亲同意。”
“她会同意的。”见他点了头,陆五爷胸有成竹道:“我这就遣人去魏州,求得她的同意。”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
不知道陆五爷用了什么法子,总之方瑶应承了这门亲事,让温氏操办起来。
陈婉素年纪不小,嫁妆都是现成的。陆五爷又是娶续弦,两家的婚事商议起来,进展很快。
既然陈婉素要出嫁,再住在方家里就显得不那么合适。陈家在京里有了恒裕记,也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陈瑞亮便另买了一座宅子,翻新后再搬进去。
翠微院里,方锦书和陈相妤说着话。
“相妤妹妹,你们搬了出去,将来见面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方锦书拉着她的手,将一方滚金边绣戏蝶纹路的丝绢放在她手中,道:“手艺不好,给妹妹留个念想。”
她的女红一直称不上好,练了这许久,也只够得上中规中矩。不过闺阁间的女儿家交往,重的是心意而非礼物本身。
陈相妤大方的接过,杏仁大眼中充满了不舍之意。
京城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在这里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就方锦晖和方锦书两人。方锦晖毕竟年长些,又定下了亲事,每日自有属于她的功课要忙。
而她和方锦书年纪相近,玩得多自然也就亲近了。
“书姐姐,姑姑成了亲,我就要和母亲回去魏州了。”她低声道:“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见。”
她年纪虽小,却知道父母对她的打算。京城虽好,毕竟不是自己家。就算有了恒裕记,陈家的主业还是在魏州。
眼下在洛阳城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陈婉素的婚事也解决了,陈瑞亮作为陈家的掌舵人,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
家里就她一个女儿,莫说家里人不舍得,她自己也不想离那么疼爱她的家人而远嫁。
“快别这么伤感,”方锦书温言道:“如今有了恒裕记,只要想来,总是有机会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 无悔
两个小姐妹依依话别,陈相妤送一个香囊作为回礼,给方锦书做个念想。
陈相妤走后,芳馨进来禀道:“姑娘,您在园子里种的那片金银花都开了。”
金银花,又名忍冬,甘寒清热而不伤胃,是夏天常用的草药。方锦书在花园了发现了两株金银花藤,便嘱咐管花木的婆子多买了几株回来,养了一片。
这个季节,金银花正好都开了,可以摘些回来泡水喝着养身。
“走,我们去摘些回来。”
芳馨拎了一个篮子,跟在方锦书后面,两人沿着小径朝花园里走去。
昨夜刚刚下过一场雨,此刻花园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动人。初夏的清风拂过金银花藤,黄白色的小花在绿叶中摇曳,鼻端能闻到极淡的清香。
芳馨放下篮子,上前采摘起金银花朵来。
方锦书挽了袖子,也开始采摘。对于她亲自动手,芳馨并不感到奇怪。方锦书和别的小姐不一样,好多事情她都会亲力亲为。
采满了半个篮子,方锦书的余光处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园子里不断踱步来回走动。她们所处的地势高,正好将她的行踪收在眼底。
“你先采着。”方锦书吩咐了芳馨一句,拿出丝帕净了手,沿着小径下去,见礼道:“书儿见过表姑母。”
陈婉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见到她才反应过来,笑道:“原来是书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方锦书指着上面那片金银花藤,笑道:“天气渐渐热了,采一些金银花回去,分给大家泡水喝。”
“表姑母,明儿就要走了,书儿还没跟你道别,您可不要忘记了书儿。”
“怎么会?”陈婉素笑道:“我在京中的亲戚就只得你们,只要有空闲,我就会来给老夫人请安。书儿有没有什么喜欢的,我到时候给你带来。”
陈瑞亮夫妇不会长期留在京城,她却嫁在京城。不论陆五爷作何打算,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