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锦_作者:天际舟(620)

  司岚笙笑了笑,扬着脸颇为自豪道:“我家的书儿是个不用操心的,庵里的静和师太喜欢她,让她入了广盈货行的份子。我这个做娘的,却都赶不上她。”

  在场的都是文官女眷,皇恩赏赐不必过于强调,但该夸的得夸。广盈货行的名头不小,这也让众人知道方锦书的实力,不会小瞧了去,说一些旁支的少爷过来。先替方锦书的婚事设一道门槛,省得将来耗费唇舌。

  “广盈货行?”褚太太和修文坊这边女眷的往来较少,今儿是替表妹撑场面才特意赶来。因此,并未听说过方锦书和广盈货行之间的联系。

  “可不?”吴家太太接口道:“这我是知道的,货行的内掌柜韩娘子就常去给书姐儿回话。我们家晴姐儿和书姐儿一向要好,也沾光得了不少新鲜物件。”

  这么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她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只是方家没有明说,也就当做不知道罢了。眼下司岚笙既然主动提起,也就赞起方锦书能干来。

  “方太太可真是命好。”一名太太羡慕道:“这养的儿女一个赛一个顶尖。光这货行,方家就能不少进账。”

  司岚笙正等着有人说这句话,便笑道答道:“广盈货行,可跟我们方家没什么关系,这都是书儿她自己挣下的。到时候她出嫁,那都是她的嫁妆。”

  此言一出,好几名夫人掩口吸气,这方家是大手笔不将这些银钱看在眼底呢?还是果真疼爱女儿。

  广盈货行的利润她们不知道,但京中各府以得其中一两件货品为傲。谁让货行手眼通天,连延庆宫中都摆着他们卖进去的漆器呢?

  这样的一个货行,方家连过手都不过,这实在是难以令人置信。说起来,方家也不是什么有根基的老牌京官,就靠一个庶子打理着生意,挣些银钱应酬官场。

  打自家女儿名下产业的主意,虽说难听了些,但方锦书毕竟是方家女儿,为家族做贡献也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在座的人中,就有知道此事的人,在背后暗地揣测过方家在其中获利多少。没想到,司岚笙竟然这样说?

  因太过吃惊,便有人忍不住问道:“方太太,书姐儿挣下的产业,那也是方家的。且不论出嫁,眼下的收益总该入公中吧?”

  司岚笙浅浅一笑,道:“这事,是老爷定下的。他说广盈货行的份子钱,是书儿自己动用了宫里的赏银入股,这份收益就跟家里无关。”

  原来是方孰玉所定下,并非司岚笙心疼女儿。这么一来,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众人的心思一下子便活络起来。

  如此说来,哪家娶了方锦书,那就是娶了一个小金库啊。膝下有嫡出次子幼子的太太们,纷纷开始盘算起来。她们不至于去计较儿媳妇的嫁妆,但自家儿子有这么一个媳妇帮衬着,日子总归是好过许多。

  这些大户人家里,资源都集中在长子嫡孙身上,各府都不例外。再往下的儿子,就算做母亲的偏心,也要听族里的安排,做不得主。

  他们都是文官,官场上的人情往来应酬,颇费银钱。虽然每家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但分到排行在后面的儿子身上,却没有多少。

  这个时候,她们都自动忽略了关于方锦书那些不好的流言,更默契地不会提起太子府上曾经的求亲。

  褚太太的眼神闪了闪,她所嫁之人乃谏议大夫,为了名声计,褚家过得称不上宽裕。亏得在她身后有陆家作为支撑,否则日子定然清苦。

  在她膝下就只有褚末一个嫡子,和那些太太所想不同的是,她思量的是褚末的婚事。

  论门第,褚家方家都是四品官;论年纪,褚末虚岁十六、方锦书虚岁十三;论门风,两家都是清贵的文臣之家;论身份,褚末乃嫡长子,方锦书是嫡次女。

  褚太太将在场众人看在眼底,在心头盘算着她们膝下的儿子们。半晌后,她面上浮起一丝笑意。若褚家替褚末求娶方锦书,在场的太太夫人们应是争不过。

  她们要么舍不得用嫡子来迎娶,要么就是长子已经成婚。哪里比得上褚末这般匹配?

  更何况,她在心头对自己儿子有十二万分的信心。

  不是她自夸,这满京城里年岁相当的少年郎,能与褚末一较高下的,还找不出来几个。就算能找出来,他们舍得去迎娶方家一个嫡次女?

  想到这里,她看了一眼表妹陆诗曼,打算伺机问问她的意思。乔、方两家交好,陆诗曼知道更多关于方锦书的事情。儿女成婚乃是大事,务必打听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