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的样子,司岚笙想着这些时日她总是来分担一些琐事,想了想道:“菊姐儿既然有心,不如就替我管着杯碟,如何?”
在寿宴上,会用到大量的杯碟碗筷,自然也就免不了磕磕碰碰。
在这样的场合,这些成套的餐具都会多留几个备用的出来,提前单独放在库房里,需要用的时候,便去取来配上,就不会临时乱了手脚。
这个差事简单,又不涉及到吃食,交给方锦菊正好合适。
讨得了差事,方锦菊高高兴兴道:“请大伯母放心,我一定办好。”她的庶出身份,注定了无法像方锦书姐妹二人一样,能担起招呼姑娘小姐们的任务。
随着司岚笙的逐一分派,花厅里的下人仆妇越来越少,时辰也走到了巳时。有些来得早的宾客已经陆续抵达,方家逐渐热闹起来。
方家乃书香门第,前来贺寿的,以文臣学子居多。来得早的,大多是礼部里方穆的下属,以及翰林院里比方孰玉品阶低的,还有方家的一些远亲。
既是前来拜寿,第一时间便是去见方老夫人。
在慈安堂里,方老夫人着一身万字不到头的松鹤纹团花锦衣,乐呵呵的坐在上方。
人逢喜事精神爽,方家近两年万事顺遂。朝堂上,方穆仕途平稳、方孰玉在御前有了立足之地。
后宅里,司岚笙持家有道,长房的孙子孙女们个个都有了好亲事,那些烦心事都到不了方老夫人的跟前。
就连一向事情不断的方柘一房,如今也安分了下来。没了方孰才这个不着调的,和心比天高的方锦佩,庞氏如今也安心下来,只守着方孰仁夫妻。尤氏也总算是懂得了做母亲的职责,有空闲便陪着方锦薇。
如此一来,方老夫人怎么不精神爽利?
来客纷纷恭维方老夫人年轻,前面的门房里,流水一样的收着礼单。
这样重大的日子,意味着方家这个朝廷新秀,正式在京中扎下了根基,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有这样的局面,真是得来不易。
方孰玉在前面迎着客,心头委实有些感叹。回想这几年来,方家遭遇的这些风雨,幸好都平平安安的过来了。
来得早的,还有方家的姻亲。
长房在方老夫人膝下的儿女,比如嫁去郝家的嫡女方慕青、嫁给京兆府长史的庶女方慕琳。以及司岚笙和白氏的娘家。
二房那边,有庞氏、尤氏、曲氏的娘家,还有已出嫁的庞氏嫡女方慕华,庶女方慕笛。方慕言嫁得实在太远,就算是方老夫人的寿辰也无法道贺,只能遣人送了寿礼。
☆、第五百四十九章 贺寿
魏州那边,方穆嫡亲的妹妹方瑶遣了管家送来贺礼,嫁在京城的陈婉素也一早就都到了。
这些有血缘关系的姻亲,先由司岚笙招呼了,给方老夫人拜了寿,再到各自的亲眷院子里坐着。都有些时日不见,这会热热闹闹的说着话,济济一堂。
紧跟着到的,便是方家未来的亲家了。
乔家的陆诗曼扶着肚子,身边一左一右丫鬟的伺候下,嘴角含笑地进了门。刚过完年,她就诊出来有月余的身孕,这会已经坐稳了胎,有五个多月。
有了这个孩子,不论男女,她就算是在乔家立住了脚跟。
巩家的马车在门口停下,巩文觉翻身下马,亲自将马车内的巩太太扶下车。后面跳下来的,是活泼泼的巩佳。
一行人先去给方老夫人请安贺寿,巩文觉便出了内宅,在外院和交好的友人们相聚。
褚太太和巩家几乎是前后脚进门,一路往里走着,褚末收获了不少目光。
见了巩文觉和褚末这两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前来贺寿的宾客都在心头羡慕着,方家这两个女儿的婚事,都许的好。
方穆、方孰玉在官场上的同僚也都相继来贺。在三省六部九寺,除了同僚,还有同年同窗,各级官员都到了不少。
平日来还没有觉出来,这会人都到了,方才发觉方家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编织了一道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而这张网,正是每一位官员都拥有的。区别之处只在于,这张网的大小,以及真正的影响力。在官场上,并不是说彼此认识,就能替对方说话。
后花园中搭了戏台班子,这会已经开了锣鼓。司岚笙伺候着方老夫人过去,前来贺寿的夫人太太、姑娘们都去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