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锦绣之路_作者:秀木成林(189)

  霍琛作为霍襄爱子,养尊处优长大,又逢年少气盛,当年动手也动了不少次,受伤也是有的。

  彼时霍珩无暇关注,荀太夫人的注意力也被大事尽数吸引,霍琛知道自己不讨喜,回家也不说,后来还是细心的霍珹发现了,出面管了好几次,才震慑住那些人。

  兄弟感情还可以的,霍琛敛了敛神,笑笑:“无事。”

  他不想说:“叔父和大兄是来给祖母请安么?我今日见祖母有两声咳嗽。”

  “正是。”

  他不说,霍温也没办法,和儿子对视一眼,只能作罢,“那我们先去看你祖母。”

  霍温是个孝子,一听母亲咳嗽,立即面露焦虑。霍珹拍了拍堂弟肩膀:“好,那我们兄弟回头再聚。”

  他近距离端详霍琛,发现后者微笑十分勉强,眸底残余郁郁,与平日相去甚远,他眉心微微一蹙,又道:“大兄得了些凉州酒,很是醇烈,给你留了二坛子,你改天来我家吃。”

  “好,我过二日就去。”

  双方告别,霍珹目送堂弟背影绕过影壁,才跟着父亲往溧阳居而去。

  “孟宣,仲平必是遇上事了,他心思重,你是兄长,需多担待些,耐心开解一二。唉,这孩子……”

  “是的父亲,孩儿正有此意。”

  ……

  *

  霍琛去了柴家,舅甥闭门说话,最后不欢而散。柴平随后寻了柴骁,父子屏退下仆,在院中说了许久的话。

  这消息,霍珩当天就知道了,他不置可否。

  又过几日,那文士郑益终于有动静了,他细心观察一段时间,认为安全,终于行动了。

  他也没传信,而是乔装易容,亲自启程。

  兜兜转转,绕了好些路,霍珩得到确切消息,郑益目的地是兖州治所陈留,他进了位于陈留城中央的兖州刺史府,从角门偷偷闪进去的。

  “看来,柴氏欲投奔兖州范德啊。”

  霍珩将信帛递给陆礼,食指点了点新换上的楠木大书案,“如此一来,这陈佩内应,大约并非柴氏了。”

  最起码不是内应本人,至于两者有无联络,有待商椎。

  他拧眉,柴氏他并不太放在心上,关键是这个内应,剔除柴氏大部分嫌疑后,此事重新回到原点。

  “主公说的不假。”

  陆礼表示赞同,他神色也凝重,“如今看来,我们只能继续盘查了。”

  排查经已展开一个多月时间,可惜并无进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是最要紧的,怕就怕最终未必能有结果。

  霍珩相信,此人的伪装必定天衣无缝,否则不可能一潜藏就是这么多年,丝毫不露破绽。

  毕竟人家有充裕的时间,该堵上的漏洞早就堵好了。

  事情很可能会陷入僵局,短时间内,这个毒瘤怕是难以被挖出。

  “这人果然有些能耐。”

  霍珩唇角挑了挑,笑意不达眼底,他淡淡道:“张旷快病死了,看来,我是要将诸将吏重新调配一次。”

  张旷一死,进攻青州的最佳时机至,可是自家还有一个卡在要紧位置的内应没能及时查出。

  这人不冒头,可霍珩也不是没有钳制对方的办法。

  以往他安排军务政务,总爱任命正副二职,让二人互相钳制,不教一方独大。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面对很得他信任的将吏,或者人手一时调配不过来,他也会独自委以任务。

  从得悉内应一事开始,霍珩就调整了策略。不管是谁,人手再紧张也得设法调整过来,越重要的事,就越不能托于一人之手。

  既然暂时挖不出人,那就每个人都有嫌疑。

  先前不好贸贸然动作,如今眼看一场征伐又起,正适宜大肆调整人手,明确各自责任。

  这样的话,任凭内应是谁,也得左右掣肘,难以生事。

  霍珩早有腹稿,日前已借备战青州之名,开始作出调整。

  这点陆礼是知道的,很是赞同:“正该如此。”

  “也不知,这张旷还能熬多久。”

  “不会太久了,据探报,最多就两月。”

  霍珩说出这句话时,表情十分平静,只那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黑眸光芒大盛,里头分明闪动着一种叫志在必得的野望。

  身为男儿,适逢乱世,又拥兵自重,自当纵马中原,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