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锦绣之路_作者:秀木成林(269)

  晏蓉笑嗔了他一眼,也不再搭理他,只专心观赏沿途的风景。

  平舆是汝南郡的治所,历来繁华,霍珩攻下豫州后,针对平民他没任何杀戮之举,反而接连出台仁政安抚百姓。

  豫州寻常小官吏和百姓,其实对陈佩也没多少归属感,现在换上了一个据说治民宽和,赏罚分明的新主,不需要挣扎,很自然就接受了。

  这平舆城内外,很快恢复热闹。

  隐灵寺后山的荷塘,照样游人如织。

  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未到荷塘,道旁就见数之不尽的摊贩和游人在讨价还价。

  这久违的喧闹景象,让晏蓉不禁面露微笑。

  只是她看风景,却不知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能拥有这么多骏马的,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因此“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响起,行人摊贩都引颈顾盼。

  只见一行健儿打马而来,马儿膘肥体壮,骑士肃然威武,虽寻常打扮,但一身挥之不去的杀伐之气和动作的整齐划一,都说明其出身不凡。

  最显然的是当先一骑,高头大马上,一个伟岸的年轻男子,面容俊朗极有威势,他怀中却拥了一个戴了羃离的杏衫佳人。

  既然戴了羃离,那为何能知悉人家是佳人?

  一个酸儒摇头晃脑,叹道:“削肩细腰,身姿楚楚,如此妙曼,必是绝代佳人矣。”

  这话虽然道出众人心声,但他这副如此如醉的花痴样却让人不齿,不远处一个圆脸大眼睛的年轻女子闻言,撇了撇嘴,暗暗啐了一口,“好一只癞蛤.蟆!”

  骂了一句,她又对身畔另一个同样戴了羃离的娇小女子道:“主子,那位想必就是刚自邺城来的霍侯夫人吧?”

  说话的女子就是细满,脱险后,樊氏与她义结金兰,二人成了结义姐妹,只是细满称呼习惯了,常忘了唤樊氏阿姐。

  她和樊氏,都见过霍珩一面,自然是把人认出来了,晏夫人昨日自邺城至,君侯亲迎数十里,这是整个平舆城官衙都知道的大事。

  霍珩既然答应保樊氏无虞,那自然不会食言的。樊氏本在兖州,但汝南平舆是她的故乡,她想祭奠父母,告知双亲自己已脱险,因此也跟着最后一批大部队转移过来了。

  平舆很长时间都是陈佩的大本营,因为怕暗杀报复之类的,主仆二人被安置在最安全的官衙客院内,因此也是知道的。

  提起这位太原晏女,主仆二人心情难免复杂些。毕竟对方与樊氏齐名,出身也相差无几,如今对方娘家茁壮,夫家日益显赫。

  霍侯不好女色,房中除了晏女再无第二人,如今她又为夫婿诞育了一对龙凤胎,地位稳固,高高在上。

  反观樊氏,娘家凋零无依无靠,即便好不容易重获自由,也不得不仰人鼻息生存。

  而这人,恰好是晏女夫婿。

  对比强烈,不是滋味肯定有的,不过细满却不敢多感慨,毕竟她们身边的护卫,都是官衙给配的。

  樊氏目送那边一行健儿远走,收回视线,“必定是了。”

  她吁了一口气,道:“我们去拜见君侯和夫人吧。”

  人生际遇如此,多想无益,她是女流,既然君侯夫人来了,那她很大可能会被转交到君侯夫人手里安置。

  既然如此,又有机缘碰上,早早上前拜见,力求得个好印象才是上策。

  她心中暗叹,希望晏女不是个心胸狭隘的吧。

  乱世配个英雄,得一世安稳,是她这般身似浮萍又颇有颜色的女子的最大心愿。若霍珩是个好美色的,要将她收入后宅,樊氏必然不会抗拒。

  只是如今霍珩并不是,樊氏是个机敏又懂审时度势的,这念头也就从未起来过。

  她没这个念头,却怕晏女把自己当假想敌,对方是君侯夫人,若是做起小动作来,只怕自己招架不易。

  摸摸羃离下的这张脸,樊氏长叹,有时候她想,会不会一刀划下去要更好一些。

  只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唯盼历尽艰险后,会得见坦途。

  “走吧。”

  ……

  湖光山色,十里荷塘,大片大片的碧色藕叶连接山水,浅粉嫣白的夏荷或怒放或含苞,一阵山风拂过,清幽的荷香萦绕身畔,经久不去。

  赏心悦目,且比起人工雕琢,这自然生长的藕荷多出许多野趣。

  霍珩晏蓉这趟出门,本来重点是放在夫妻同游上面去,如今美景当前,倒是添了很多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