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_作者:田大伏(110)

2019-01-05 田大伏 爽文

  “左右时间还早,我先送你回去。”

  周通拍拍程平的驴子,问花什么价钱买的。程平得意地说“十匹绢”。周通连连赞叹:“眼力不错。”

  这就是与周通在一起的好处,同乡同年,背景相似,三观也差不多,沟通没有障碍。程平就是与陆尚书混得再熟,也没法这样跟他唠家常儿。

  程平想象自己跟陆尚书聊“这头驴子十匹绢”,他跟周通一样说,“这匹驴才三四岁口,十匹绢,买得很值”,不由得“嗤”地笑了。

  周通问:“你笑什么?”

  程平笑道:“见到你高兴,可不就笑呗。”

  周通也笑。

  程平把周通送到崇仁坊门口就停住了。

  周通抬起眼,旋即想明白了,笑道:“嘿,你真不进去拜见白别驾?”

  程平瞥他一眼,低声道:“你看我是这么没眼力劲儿的人吗?上赶着给人添堵?”

  周通噗嗤笑了,“看你会说话的,不说自己不愿意,倒说给人添堵。”

  程平摆摆手,笑道:“看破不说破。”

  正待分别,从坊内走出一个人来,不是陆尚书又是哪个?

  程平酒醒了一半儿,赶忙行礼。周通也忙跟上。

  陆允明笑道:“周郎君,久违了。”

  周通满脸激动,舌头打着磕绊地表达了自己的钦慕之情。

  陆允明笑着点点头,又勉励两句,目光在程平与周通式样相同的狐皮围脖上停了一下,对程平也点下头,上马走了。

  看着陆允明的背影,周通咂嘴:“悦安,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陆尚书的情景吗?”

  程平脑子里闪过那啃得惨烈的藕还有陆允明眯着眼笑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真是不堪回首!

  第63章 程平升官了

  程平又回到长安重新过上欢乐小日子的时候,朝中因为陆允明的盐改奏表又掀起了大风浪。

  这次陆允明提议的盐政改革不是一条一目, 不是一州一府, 而是全面的配套改革。

  其中震动最大的就是实行“官收、商运、商卖”, 减缩盐官体系。保留各道盐务巡院作为管理督查机构, 沟通盐乡和通津要道, 统一调度、督查地方, 地方上则只在出盐之乡设置盐官, 其余各州县盐务官都一律撤销。

  听了这一条,多少朝官的脸色都变了。这动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人。就连邓相这样的老江湖都看了陆允明一眼。盐官是庶务官,尤其基层的那些, 多是庶族出身,所以邓党在盐务系统中一直有威信,若果真如此改, 邓党必然元气大伤。

  陆允明声音四平八稳地接着说, 健全食盐仓储制, 在交通要道和偏远地区设立常平仓, 以备不时之需以及平抑盐价, 在偏远路段利用官驿运输食盐。

  对于朝廷利用军屯、民屯直接控制的盐湖和盐井, 陆允明认为,盐丁采盐“役作甚苦”,宜制订比普通农户更宽松的赋税徭役,又提出奖励技术革新、完善盐户保障制度。

  后面还有稳定盐价收购、打击私盐贩卖、取消各州对盐商多余税目、对盐官考核方法、盐务贪腐惩处等补充细则。1

  待陆允明说完, 朝上竟然有片刻的冷场。这个方案对庶族盐官打击最大, 士族官员却也没讨到什么好处, 只是有前者对比着,就显出对士族的宽松来。

  皇帝笑道:“众位爱卿议一议吧。”

  刚才没词的这会子已经组织好了语言,争前恐后地跳了出来。

  “盐,关乎国计民生,岂可委之重利之商人?还请圣人三思。”这是直接的。

  “陆尚书此方策大有与商者治天下的意思啊……”这是讽刺的。

  “陆尚书就不怕让商者进入盐政,以商乱政,甚至让商者控制了盐之命脉?”这是绵里藏针的。

  这边撸胳膊,那边就挽袖子。

  “臣以为,‘官收’是商运商售之本,既可保证盐户之利,又从源头上控制了盐商,且有常平仓可平抑盐价。陆尚书此法可行。”

  “减缩盐务官,既可减少财政支出,又可防止盐吏滋扰地方,与民生息,此方策甚佳。”

  “以往盐官设立虽多,终有不到之处,以致生民淡食或私盐肆虐。而盐贾挑担马驮,可至者广,以后这些偏远地方便能吃上官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