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男装大佬_作者:田大伏(53)

2019-01-05 田大伏 爽文

  程平笑道:“只是这铁锅比较麻烦,需要另制。”

  店主人皱眉思索:“这倒没什么,我认识的有好铁匠。”

  看店主没决定,程平笑道:“您不妨让后厨试做来尝尝,先用铜铛便是。”

  第二日,店主果然让人采买了程平菜单上的菜蔬,吩咐后厨下午做来试吃。

  后厨不识字,程平便去当“厨艺指导”。程平前世做饭水平尚可——大凡嘴巴馋的,厨艺一般不会太差,无他,讲究耳。

  在齐州乡下的时候,条件有限,没法折腾,到了这里,程平馋虫发作,使出浑身解数,力求让庖厨做出二十一世纪的味儿来。

  “郎君熬猪油时加些糖、盐更有味道。”

  “茄子炸制太费油,可试着用盐水泡一下,或者先蒸制,再与肉末同炒。”

  “羊肉肉片要薄,滑羊肉时油不能太热,炒的时候快速翻炒出锅。”

  ……

  不管是蒸、煮、烤,都不似炒这样对火候要求这么精准,直忙得庖厨满头汗。

  好在他也不烦,学会一道新菜,就是自己的手艺——当年在厨下让师父打骂煎熬多久,也才学会这点菜色。程郎君一文不取,免费教导,去哪里寻这样的好事?凭着香味和感觉,庖厨觉得,这菜味道坏不了。

  待菜出来,店主、程平,另几个稍微得脸点的管事和伙计凑过来试菜。

  程平尝尝,特别想泪流满面,我竟然又尝到了旧时味道。

  其实说是旧时味道,也还差了些,毕竟调味料不同,炊具不同,又是生手,但即便这样,也足够让众人惊艳了。

  店主当即拍板,“上新菜!”

  程平笑道:“只是油用的有点多。”

  店主眯着眼笑道:“无妨,价钱上再提一提就是了。”

  也对,程平点头,又建议在店堂外树立广告牌,主推炒菜。

  这种东西,少不得还是程平捉刀。

  此时人作诗可能夸张,但作为“商业广告”的招牌幌子却简单平实得很,哪有像程平这样掉节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平撸了几句打油诗当广告词,直把这“鼎鼐调和新法”吹得天上有,地上无。

  版面也自己设计,整体以翠色为主,在这一片灰暗的初冬,往门口一摆,相当醒目。

  程平想起从齐州来长安路上经过的寺庙,又有了新脑洞,建议酒肆空出一面墙,备好笔墨纸砚,让文人们随意写“吃后感”。

  店主拊掌大笑:“妙哉!妙哉!”

  一项一项地铺开来,店里果真客似云来,只难为了导客的伙计,没有座位了呢,亲。

  程平便建议设等候区,也像后世某捞一样上饮子、小食,有一个专门的伙计伺候着。

  店主看着滚滚而来的厚利,觉得非重酬不能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欣喜之情,程平的薪水干脆翻了倍——主要是店主还指望能从她这儿挖出新的东西呢。

  在“重酬”的刺激下,程平便一门心思地研究起新菜来。

  冬天了,到了吃火锅的时候。其实此时早就有火锅了,只是还不大普遍。在程平的建议下,店里又添置了七八个铜火锅,客人自选自涮,调料也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热烈自由的唐朝人果真好这一口儿,七八个锅子根本不够用,店主又紧着让人做去。

  工作努力,也要让生活过得舒服些。

  天越发冷了,程平冬衣不大够穿,关键是自春天那一次例假之后,身体发育起来,个头儿在这半年长了好有七八公分,袍子放出原来折的边儿来,也还短一点。又不缺钱,那便去东市买来。

  程平早点做完账,早出门逛东市。

  今天天气不错,太阳照得暖烘烘的,街上人来人往,十字路口有胡儿杂耍,程平在外围从人空儿看了一小会,一个十二三岁高鼻深目的胡儿正在跳胡旋舞,几乎把圈子转出了残影,相当炫目。

  嗯,挺好!程平接着往前走,不远处,一个卖药的江湖郎中,幌子上写的与程平的酒肆广告牌简直异曲同工——包治百病!

  “哈!”程平一乐,凑上前去。

  郎中看程平一眼,笑道:“小郎君要买什么药?”

  程平笑道:“您不得先望闻问切吗?”

  郎中觑着程平的脸,微微一笑:“小郎君的却不用望闻问切……”说着从药箱中拿出一包药来,“每晚一钱,以蜜水冲服,连吃七天。小郎君的困难便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