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少人想效仿当初的科尔沁,可问题是康熙已经对蒙古女子有了警惕,不肯让他们蒙古女子入宫。这些蒙古各个部落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要求取公主以达成目的。
所以如今乌希哈和茉雅琦早就被人盯上了,尤其是随着太子也已经结婚生子,乌希哈和茉雅琦自然也耽搁不下去了。早有不少人一直在蠢蠢欲动。
所以一开始康熙提出不想让女儿嫁到蒙古也是因为觉得,最近蒙古的人似乎太过嚣张了,甚至那些和蒙古联络有亲的宗室大臣们,对康熙的提议很是反对,这种人担心的和吴禄根本不一样,他们纯粹是得了蒙古那边的好处,才坚定反对康熙不把公主嫁到蒙古。和吴禄等人的担心根本不同,吴禄纯粹是为大局考虑,关于这一点康熙和吴禄都很清楚。
其实康熙一开始的打算是,把乌希哈远嫁蒙古,茉雅琦留在京城的,可是康熙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太容易让人非议,再加上云瑶对乌希哈的感情也不必茉雅琦差多少,康熙只能打消了这个打算。
如今也正是因为云瑶的意愿,康熙心中顾虑多了不少,才把吴禄召来商量此事。尤其是关于云瑶想让两个公主嫁给身份没有太大妨碍的蒙古人,进而取得留驻京师的想法,让康熙很是头疼。
从茉雅琦和乌希哈的身份而言,他们根本不能嫁给身份太低的蒙古人,只能从那些蒙古王公的继承人里边想,特别是茉雅琦,她身为康熙膝下身份最尊贵的公主,若是嫁的不好,康熙担心不仅茉雅琦他们会受人议论,将来茉雅琦也受不了被人奚落进而埋怨自己还有云瑶,可若是驸马身份太高,康熙又担心蒙古人不愿意,可谓是两难。
其实若是康熙不担心云瑶和茉雅琦怨恨的话,利用这个建议,可以想到很多办法分化如今的蒙古,进而加强自己的统治,可康熙心中终究是有挂念的,不肯这么做,他已经不是云瑶前世记忆里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了,云瑶心里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才会放心的把这件事交给康熙。
康熙也没有辜负云瑶的期望,和吴禄商议了一下,心中也有了定计。
等吴禄回去后,吴禄让人去了帖子给恭亲王府,恭亲王常宁听管家说承恩公吴禄送了帖子,也有些诧异,道:“这位承恩公怎么想起本王来了?”常宁自认自己和吴禄交情并不深,即使有也是因为自己大女儿,少不得给皇后娘家面子,其他的交集确实没有多少了!
不过常宁想了想最近朝堂上的风波,还有自己那还在深宫的大女儿,叹了口气,让管家备下笔墨,回了一封帖子,说欢迎吴禄前来拜访。
吴禄得了回信,次日便按照约定的日子来到了恭亲王府,等两人互相见了礼,常宁将吴禄带到了书房,两人坐定,常宁才忍不住说道:“不知承恩公来本王这里有何要事?”常宁心里有了猜测,面上也流露出一丝紧张。
吴禄也是成了精的老狐狸了,知道常宁对大公主不是无动于衷,心中也松了口气,说实话,自己的打算要事没有恭亲王配合,那可真不好办啊!
吴禄也没隐瞒,拱手说道:“是在下有一桩麻烦事要找恭亲王,还请恭亲王恕罪!”
常宁一听,心里一个咯噔,面上的焦急也遮掩不住了,他忍不住问道:“可是大公主出了什么事?”
吴禄见常宁误会,连忙解释道:“王爷误会了,前阵子在下福晋去宫中探望皇后娘娘的时候,见大公主和二公主气色甚好,正忙着学习帮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分忧呢!”
常宁一听,面上的情绪才缓和下来,不过想着吴禄话中的深意,脸上也流露了几分诧异,若是他理解的没错的话,吴禄这意思是说大公主在宫中已经管理宫务了!这可不是小事。
常宁可是知道,自从皇后掌管宫务以来,根本不曾让别人插手半分,即使有人对此埋怨,也被皇上维护过去了。众人都道,这位皇后是个霸道的主,可常宁没想到,自己大女儿不过是一介养女,还能有这样的造化让皇后放权,即使大公主是和皇后的那位亲女一起掌管宫务,那也不是小事,毕竟吴禄敢这么说,自是不怕自己查的,那只能说明自己女儿手中权力恐怕并不小。
没错,吴禄并未说大话,他知道宫中娘娘最近怀孕之后,把宫务的事情交给太子妃和两位公主打理,论起来对两位公主也是一视同仁,碍于皇后娘娘的态度,吴禄自然不会分别对待,送进宫的东西对待两人也是一模一样的,可谓是煞费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