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心里自然是希望自家大女儿留在京城,可常宁更明白,历来皇帝养女可不比亲女,有这样待遇的公主只会是皇帝亲女,即使有皇后疼爱自家女儿,皇兄他也不会同意。
这时候常宁更觉得吴禄是来害自己还有大公主的了。满面寒光,就要起来轰吴禄出去。
吴禄见状吓了一跳,连忙道:“王爷息怒,王爷息怒,这件事也是皇上的意思!”
吴禄的话作用十分明显,但也把常宁吓了一跳,他可不觉得吴禄会骗自己,那么这事就复杂了。常宁也不觉得自己的那个皇兄会为自己考虑,那么皇兄让吴禄给自己传这样一个消息就很可疑了。
即使常宁因为不受康熙待见,势力不大,可他终归还是一个堂堂亲王,不可能没有一点自己的人。所以吴禄这么说,常宁一下子想到当初自己那个皇兄放出不愿把公主嫁到蒙古的事情,心里不又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常宁瞪着大眼睛拽着吴禄的胳膊问道:“当初是皇兄不想把公主嫁到蒙古对不对?根本不是皇后娘娘舍不得女儿对不对?”
吴禄见常宁猜到,也只能苦笑道:“王爷,您冷静一下,老臣年纪大了,可经不起您折腾啊!”
恭亲王急于知道真相,但也知道若此事是真的,自己怕是冤枉了皇后和吴禄,连忙放开了吴禄,带着歉意说道:“是常宁冲动了,还望承恩公恕罪!”
吴禄摆了摆手,表示并没有怪罪,说道:“老臣知道恭亲王的心思,并无怪罪之意,只是王爷您想知道的,奴才也不瞒着您,这确实是皇上的意思,毕竟当初娘娘已经挑选好了额附,若是反对,也不会到这个关头才反对。”
常宁闻言顿时泄了气,面上还有些惊慌的道:“可是,可是皇兄未免也太托大了,即使抓了葛尔丹,可蒙古势力依旧不弱啊!皇兄这是...唉!”最后常宁还是有所顾忌,只长长的叹了口气。
常宁又看向了吴禄,眼睛里带着一丝怜悯,常宁总算是明白一开始为何吴禄会比那些蒙古方面的人还要反对皇兄将公主留在京城了,想来也是知道了皇兄作为实在太过不妥当,才会不顾皇后娘娘的感受,反对此事。
吴禄对着常宁怜悯的眼神也是苦笑,道:“皇上胸怀天下,只是难免有些着急,老臣只能为皇上鞍前马后,尽心效忠了!”
常宁闻言也对吴禄升起了一抹敬意,无论怎么说,吴禄真的算是尽忠职守了,连皇后娘娘也没顾忌。常宁不禁怀疑,是不是外边皇后风评最近变差了不少,也是面前这个吴禄引起的,毕竟若是和自己先前想的那样,让众人都认为是皇后不满公主远嫁,非要让皇兄同意,才导致如今的情况,这对皇后的名声可是不小的打击啊,现在看来,这分明是皇后给皇兄背了黑锅。
常宁想到这,不禁问了一句,“承恩公,不知娘娘可知道此事?”问完之后,常宁就想打自己的嘴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吴禄难道还会宣扬不成?
但吴禄并未像是常宁想的那样闭口不言,吴禄心里是想着,自己女儿损失这么多,怎么也得收回一些东西,若是能以此让恭亲王归心,也未尝不可。
至于皇上对恭亲王的看法,吴禄并不担心,说白了,吴禄早就看清楚了,皇上就是个护短的主,就像是佟家,哪怕是再怎么作死,皇上也不会让别人欺辱了佟家,要不然佟家作死了这么长时间,为何只有一个赫舍里家敢仗着宣郡王的势力算计佟家呢?还不是都明白皇上的态度。
至于恭亲王,吴禄相信,若是自己和皇后对恭亲王落井下石,说不得皇上首先冷落的就是自己和皇后了,人家毕竟是兄弟,皇上在怎么讨厌恭亲王,也不是他们可以多说的。
吴禄完完整整的把最近云瑶的举动都告诉了常宁,尤其是包括云瑶瞒着康熙想尽办法,然后让自己把留驻京师的想法献给康熙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常宁听了简直是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好长时间常宁才憋出了一句话,道:“皇嫂才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常宁不知道皇后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虽然此时皇后担了不好的名声,但是这是位皇兄承担的,自然不能和其他事情比,而且事后皇后索性顺着提出了让蒙古额附留驻京师的举动,也让皇兄的颜面保存,缓解了尴尬。
最妙的是,皇后没有自己提出来,退了一步让娘家阿玛说出来,既表现了钮祜禄家的忠心耿耿,也让皇兄不至于忌惮皇后。毕竟皇后只是皇后,对这种朝政大事上看的这么透,就是皇兄再看重皇后,怕是也会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