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不在这,和珅发现奶嬷嬷的侄儿一家前不久被纳兰府的人悄悄送到了京郊庄子上,然后一场风寒,一家人都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和珅立刻察觉出了不对,怀疑起了纳兰家,因着明珠治家颇严,和珅查到这里已经到了底,再查下去怕是会引起明珠的警觉,和珅只能作罢。
但是和珅另辟蹊径,直觉这个侄儿和奶嬷嬷关系应当并不疏远,审问奶嬷嬷时试探性的对这个奶嬷嬷提了一句他们的死讯,果然奶嬷嬷脸色大变,好似已经没了全部指望,一时间苍老了好多。
和珅这时候说道:“是不是纳兰家指使你的?你也该知道,你的侄子死得蹊跷,本官也查过,你只有你的侄子一家亲人了,不管纳兰家对你有什么许诺,如今都没用了!”
奶嬷嬷已经陷入垂死挣扎,说道:“不可能,你在骗我!”奶嬷嬷的神情状若疯魔,没人能理解奶嬷嬷的打击,至亲的女儿已经被害死,她如今唯一的亲人侄儿一家也被主子杀人灭口,她一个老婆子活在这时间又有什么指望?
和珅见此怜悯地道:“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只要告诉我,是不是纳兰家指使的?他们为何又要你害死纳兰氏?或者说,他们知道你要害死纳兰氏,为何要给你提供毒药?”
第五百七十五章
招认
和珅的话显然对这个奶嬷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得知先前承诺过要护佑自己侄子一家平安的主家,竟然杀了侄子一家,奶嬷嬷心中的忠心自然牢固不了哪去。
很快的,奶嬷嬷就招认了究竟是谁给了她毒药。其实和珅猜的没错,幕后人为了撇清自己身上的嫌疑,并不是亲自下手,反而是背地里蛊惑这个奶嬷嬷。
说实话,奶嬷嬷性情本就有些执拗,自小带大的小主忽然变了性情,还害了自己的女儿,有些愚忠的奶嬷嬷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女儿的心思大了,想要勾引世子,才被主子忌讳。
所以虽然奶嬷嬷十分痛苦,但脑子里的观念告诉她,女儿只是自作自受,主子并没做错什么,所以一开始奶嬷嬷本来只想告老离开这伤心之地。
只是奶嬷嬷没想到,主子性情变了,连那种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说出口,竟然说世子是下一任皇帝!
奶嬷嬷并非是一点儿见识都没有的人,相反,身为纳兰家中的家生子,还是被当家主母指给纳兰氏当做奶嬷嬷,这些年一直屹立不倒的人当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蠢妇。
一开始奶嬷嬷想要劝慰主子不要胡说,可谁知主子竟然不当回事,这让奶嬷嬷心中有了些疑心。毕竟主子的变化未免太大了些!
奶嬷嬷并未把自己的怀疑宣之于口,反而是找借口回了一趟纳兰府。因着纳兰氏生母早逝,纳兰氏是被祖母抚养长大的,所以奶嬷嬷实际上是纳兰氏的玛嬷,明珠福晋爱新觉罗氏指给纳兰氏,奉命照顾纳兰氏的。
所以奶嬷嬷禀报的自然是明珠福晋爱新觉罗氏。听了奶嬷嬷的禀报的爱新觉罗氏并未因为奶嬷嬷的话而怀疑纳兰氏。
毕竟纳兰氏才是爱新觉罗氏一手带大的孙女,奶嬷嬷一个奴才的话,自然不能让爱新觉罗氏怀疑什么,只是冷笑着对奶嬷嬷说道:“看来孙女她真的成长了不少,要我说,她就不该对你们母女这对贱奴才这么好心,看来还是应验了,不过好歹如今改过来了,知道对奴才就不该有什么仁慈,你们母女倒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在奶嬷嬷说了纳兰氏疑似性情大变的话之后,爱新觉罗氏如此说道。
奶嬷嬷没想到自己一腔忠心竟然会被主子质疑,不过奶嬷嬷并非没有证据,奶嬷嬷又告诉明珠福晋道:“还请福晋明鉴,奴才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冤枉主子,奴婢那女儿若是真的哪里惹恼了主子,才有这样的下场,奴婢只会羞愧面对主子,哪敢有其他的心思。
且这次若非是知道了一桩大事,奴婢根本不会到您面前,您有所不知,主子她真的有问题!”
其实明珠福晋心中已经给这个不识好歹,背地里告状的奶嬷嬷定了死刑。
在此之前,明珠福晋安插在孙女身边的另一个人已经报告过,说奶嬷嬷的女儿仗着貌美,勾引雍亲王世子。
明珠福晋不觉得自己的人会骗自己,所以也只是认为眼前的奶嬷嬷颠倒黑白,妄图对自己的孙女不利。
说实话,除了祖孙之情外,明珠福晋之所以看重孙女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孙女是雍亲王世子福晋,将来的雍亲王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