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升级路_作者:阿极要变白(319)

  图海说完把圣旨交给梁九功,让梁九功呈给康熙。康熙从梁九功接过圣旨看了几眼,就递给了梁九功,让梁九功给各位王爷们传递,互相观看。

  岳托首先拿过来看了一眼,然后让安亲王过来,说道:“岳乐,你十分熟悉先帝的字迹,看看是不是真的?”

  岳乐恭敬的接过之后,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说道:“这圣旨是真的,只是字迹有些虚浮无力,想必是先皇临终前,手臂没有力气造成的,这份圣旨确信无疑是先皇所述。”

  众位王爷互相看了看,然后都道:“这份圣旨是真的!”

  这下众人都已经确定了圣旨的真假,只是圣旨里的内容也让在座的宗室王爷们面面相觑,深觉自己错怪了先皇。

  图海继续道:“当年太后行事十分缜密,奴才若不是发现有人传此谣言,根本不知道太后竟然做了这样的事。太后诽谤先皇,此乃罪一也!”

  众人都点头认同,康熙也道:“太后心思不轨,诽谤先帝,爱卿说的没错。”

  而太皇太后这时候却是十分坐立不安,她已经发觉,即使图海没有明说,可是字字句句都在说她在太后的事情上推波助澜,甚至还是主谋。

  可是太皇太后知道,这时候自己已经没有的反制的手段,图海将太后陷害静妃母子的事情首先抛出,科尔沁的人就都不会再支持太后,乃至于她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心思

  或许有人疑惑为何科尔沁对静妃母子那么欢迎,实际上静妃母子回科尔沁的时候,受到的欢迎甚至比当初她嫁给顺治做皇后时更加夸张。

  这一切都是源于静妃生得儿子。

  或许有人觉得夸张,但这件事就要从蒙古与清朝统治者的联姻说起了。

  当初努尔哈赤为了对抗明朝,就和蒙古相互联姻,他的儿子皇太极就因为联姻科尔沁得了科尔沁的很大的支持。

  只看当初科尔沁将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三人都先后嫁给皇太极就知道,科尔沁时绑到大清这条船上了,所以他们也想借着联姻从大清得到更多的利益。

  可惜事与愿违,皇太极的儿子顺治虽不是个雄才霸主,但是也察觉到了蒙古对朝廷的统治有多大的影响,不管顺治性格如何,身为一个皇帝,保护他手里的权力几乎是本能,所以不间断的对蒙古特别是科尔沁给予冷待,而废后差不多也是其中的牺牲品。

  时间一长,清朝皇帝的算盘蒙古的人自然也发现了,蒙古人是豪爽,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心眼,这么多年来蒙古送来女儿联姻,可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的收益,心里自然不满。

  虽说朝廷对蒙古一直是恩抚的态度,就连公主也不吝下嫁,可是蒙古人被之前朝廷许给他们的诺言给弄花了眼,自然想要更多。

  而静妃母子的到来给了他们不小的期望,在封建社会,极为普遍的现象都是重男轻女,因此无论在清朝还是蒙古,都是同样的观念。大家从没有听说过女子继位的传统,当然西藏那边自然是不算的,他们那边女子为尊,属于特殊情况。

  所以静妃带来的孩子让科尔沁的人有了一种想法,若是这孩子在科尔沁长大,将来不管他继续在科尔沁带着或者回到朝堂上,对于科尔沁都算是一笔利益丰厚的买卖。

  毕竟在他们看来,皇帝不重视女儿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是儿子呢?除了那种丧尽天良的人以外,普通人对于自己的儿子都是有一份慈父心肠的,而当初顺治既然会同意静妃母子回科尔沁,想必还是对他这个儿子有一份慈心。

  所以他们想要借着静妃母子获得更大的好处也不奇怪。

  因此科尔沁的人都十分重视静妃母子。

  而且当初静妃能够说服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是用了这个理由,当初静妃的阿玛虽然对静妃有一份慈心,可是让他置自己的部族于不顾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若是大清皇帝不高兴,他的部族也会因此遭受别人打压的,可是静妃提出的这个理由让静妃的阿玛也心动了。

  静妃的目的实现了,整个科尔沁的相关利益的部族,都在期待着静妃的儿子长大,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敌对部落的针对了。

  而图海等人前去科尔沁虽说是化名,没有露出真实身份,可他们仍然是以顺治派来的人自称的。所以这也让静妃的阿玛十分高兴,觉得自己做法十分正确。

  而图海在科尔沁待过这么久,自然知道科尔沁的心态,这种心态好不好,图海一个臣子没有办法批判,可是他知道若是有人从中阻挠这件事,那么科尔沁的人一定会视他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