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学掌家_作者:白糖罂(354)

2019-01-05 白糖罂

  尤氏脸上有些挂不住,干笑着应了声「是」,又提议道:「太妃,要不要让阿礼进来陪阿祚?阿礼是长兄,孩子们一直……」

  「哎,你这个生母刚回府就让儿子进来,算怎么回事?」定太妃锁着眉摆摆手,「只让阿祚进来就行了,若他觉得孤单,便让他的孪生弟弟一道来。别的孩子该如何还如何,免得一下子全换了环境,都把功课耽误了。」

  尤氏讪讪的,只得再应一声「是」。定太妃递了个眼色,识趣的宫女便立刻上了前,恭请尤氏出去,收拾行李准备回府。

  待得尤氏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芮嬷嬷往定太妃跟前走近了两步:「太妃还有话吩咐奴婢?」

  定太妃点了点头:「他们府里有个姑娘叫夕珍,谢家的,玉引的侄女。你挑一班信得过的侍卫,送她跟上玉引,一道去锦官城。」

  「啊?」芮嬷嬷微滞,「太妃,夕珍姑娘十三岁,这……」

  「不用着急赶路,慢慢去就是,别委屈她。」定太妃道,「老六在信里提过这孩子,还提了尤家的侄子,说那小子对她……我也没细问,循着老六的意思办就是了。」

  定太妃说着轻笑了声:「至于尤侧妃想着端柔公主的事,你也不用多嘴。端柔的性子我知道,她不提,那多半就是不提了。」

  路上,一行人赶路赶得急,玉引分明地觉得这一路一天过得比一天暖和,知道这是越来越往南了。

  眼瞧着还有两天就到锦官城,乍闻底下人禀说夕珍来了,将玉引惊了一跳。她忙叫人将夕珍请进来,夕珍瞧着风尘仆仆的,人都瘦了一圈,见了她就露了委屈:「可追上您了,您迟些再问话,我先喝口茶。」

  玉引赶紧给她沏茶喝,夕珍足足喝了三盏才缓过来,又喘了两口气儿,就将芮嬷嬷交待的话告诉了她。玉引看她鬓发被汗水粘在脸上都心疼,取出帕子边给她擦脸边道:「可不是说了让你不必急赶?你还硬要追上我。」

  「毕竟是太妃吩咐的,我不紧不慢的……多失礼啊。」夕珍咬咬嘴唇,挥挥手让随来的侍卫出去,然后小声问玉引,「姑母,您说太妃这是什么意思?堂叔也去办这差,太妃没叫夕瑶去反让我去,是有什么事?」

  她明摆着没忘尤则旭那边想,玉引自然想得到,不过斟酌后没直说。

  她只笑道:「你比夕瑶大些,能帮得上我。太妃多半是想让你陪一陪我,你别担心,若有什么其他的吩咐,太妃自会直说的。」

  夕珍听她这么说就安了心,朝她一福便去盥洗更衣。屋里,玉引闷了一会儿后觉得想笑,她突然莫名期盼尤则旭和夕珍能成。

  这两个太有意思了。一边是夕珍懵懵懂懂的,到现在也说不清个心思;另一边是尤则旭心思清楚却小心翼翼的,自始至终不敢明确地表露什么。

  第五十二章

  就这回,都还是孟君淮在信里跟她说锦官城鱼米之乡,好风景很是不少,尤则旭偶然提过想带夕珍来看……但她旁敲侧击问夕珍尤则旭有没有再来信给她的时候,夕珍却茫然摇头说没有。

  所以八成是孟君淮跟定太妃也提了一句,定太妃就好心地想从中使个劲儿了。

  唉,其实尤则旭真是个好孩子。孟君淮在信里跟她说,尤则旭动过自立门户的念头——这和他们旁人希望他这样做可不一样,他们只是作为外人将尤家的一切不是都看在眼里,觉得尤家不可理喻,但对尤则旭来说,那毕竟是个家。

  他对一众长辈不可能没有感情,眼下会主动动这种念头,绝不止是对家里心灰意冷,也是对夕珍动了真格了。

  一行人在两天后到了锦官城外,马车忽地一停,玉引揭帘看去,前面上前锦衣卫队列齐整,也都停下了。

  「姑母?」夕珍蹙眉望向她,「不是该进城吗?」

  「等等看。」玉引说着,目光越过众人找到远处的谢继清,他好像正接过一封信来看,看罢之后将信交给手下,自己驭着马过来。

  他一直到车边才停下,面色微沉:「昨晚城里恶战了一场,我要安排些事情,你是先进城还是进官驿暂歇?」

  「恶战了一场?!」玉引浑身一栗。

  「现在已没事了,王爷受了点轻伤。」谢继清道,「此道城门在锦衣卫控制之内,从此处入城不会有危险。」

  而后得到的答案一点都没让他意外:「那我进城。」

  谢继清点头,当即安排了一个总旗护送她同去。马车重新驶起来,车轮的碌碌声搅得人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