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小心地问问,问他这是奶奶送的还是什么其他人给的啊?
阿祚答说:「不是奶奶,是皇伯母!」
也就是皇后。
玉引再细问,又听说孟君淮那儿也被赐了不少东西,是皇上亲自赐的。
这什么意思?玉引摸不准,孟君淮则过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得以过来见见久别的儿子,一进门无奈而笑:「前头那阵势,跟把宫里的库房搬过来了似的。」
赐下来的东西数量种类都颇多,琳琅满目的加起来,还真得单开个库才搁得下。
除了各种物件之外还有两匹小马驹、四匹大马,御前来的宦官是这么说的:「这两匹小马世子殿下在宫里时一直在骑,皇上说世子殿下既喜欢、它们也认主人了,就送过来留给世子殿下玩便是了。四匹大的是给您和王妃的,皇上说您和王妃骑术都不错,用得上。」
孟君淮当时:「……」
皇兄这是哪出啊?马给他和阿祚就得了,怎么还给玉引备了两匹?
玉引这几年总共就骑过一回马,是为他赶进宫送信那回,此外再没有过。这两匹马赐进来,岂不就剩了放着的份儿?
不过也行吧,万一她哪天一时兴起再想骑骑呢?宫里赐下来的,多半是比府里备着的好的。
孟君淮就让人把马牵去了马房,把马房的宦官叫过来亲口嘱咐他必须把这几匹马照顾好了,不管平常有没有人骑,该让马跑跑就得跑跑。
他到正院后就先把这事当笑话跟玉引说了,玉引看他轻松自己便也不胡紧张,一哂,说:「那我练着骑骑。从前是不上心,但仔细想想还挺有趣的,现下天也凉快了,骑马出去走走也舒服。」
「行,你要是想学,让他们找个专精骑术的侍卫来。」孟君淮一口答应下来,接着认真地打量起大半年没见的阿祚来。
「父王!」阿祚叫得甜甜的,伸手一搂他脖子,「父王您看我是不是长高了?我比弟弟高了!」
第十八章
「真是。」孟君淮仔细看看,兄弟俩以前的身量都差不多,但现下阿祚不止比阿佑高了那么小一寸,看着也跟壮实了。
他就打趣阿祚:「你这是在宫里吃得不错啊?是不是自己胡闹要膳房给你加菜来着?」
在宫里,这个年纪的孩子每顿几个菜、几荤几素、允许吃几碗饭都是有规矩的,主要是怕孩子挑食。府里反倒随意些,他们跟着正院用膳旁边也没个嬷嬷盯着,爱吃哪个多吃几口都随意,晚上宵夜爱多吃点也随意。
结果在宫里被规矩束了几个月的阿祚反倒长得比阿佑高比阿佑壮了?这明显不对啊!
阿祚爬到他腿上歪坐着,很认真地跟他解释:「我从来没让人加过菜!是大哥哥身体不好,要吃很多进补的东西,有时候我想吃……他就问问御医行不行,然后叫人给我也上一份!」
嚯——
这一听就是大补啊?
孟君淮颠颠他的分量,觉得真的重了好多。
然后,陆续听说阿祚回来了的孩子们都找了过来,大家都可高兴啦!
阿祚积攒了好几个月的宫中趣事跟他们说,从皇伯伯跟大哥哥到各府世子间的事情应有尽有,听得一群孩子两眼放光,刚两岁多的明婧听完后索性跑到了玉引面前,皱着眉头告诉她:「我要找奶奶玩!」
「好,过年带你去找奶奶玩。」玉引应下来,又听见不远处换了个话题。
阿佑带着几分羡慕问哥哥:「父王母妃说你从宫里回来就给你派侍卫……你现在是不是要有自己的侍卫啦?」
话题一绕到这上面阿祚就兴奋,立刻将目光投向玉引,玉引哪能食言?立即点头:「是,这就让你父王挑给你。」
然后周围一片:「我也要!我也要!」喊得她耳朵疼。
玉引求助地看向孟君淮,孟君淮抿着茶一哂:「等等吧。」
一群孩子一片叹气。
事后她问孟君淮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毕竟都是自家孩子,这么一弄会不会让他们生出嫌隙?
孟君淮答说:「阿祚是世子,将来得到的必然会比其他孩子多,他们要慢慢适应。再说这回阿祚是因为帮我们办事情被送进宫,我们若答应给他,回来却每个孩子都照样给了,他肯定觉得委屈。」
这么想倒也是。
玉引就没再多说什么,然后,就换孟君淮为难了……
他们原本是觉得立储的事一时难平,阿祚这一进宫,可能少说也要三五年才能回来。那到时候他十岁上下,王府的侍卫往年轻的里挑,可能能找到十五六的。半大孩子跟着孩子,还比较容易处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