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玉媳(卷一~卷四)_作者:荞楚(158)

2019-01-05 荞楚

  谢延丰听完就笑了,道:「看来卫大爷是想破亲。」做的如此绝,就不止是想给沈家一个下马威,而是想拆了这门姻缘。

  沈书君听得更是心头火起,道:「好大的国公府,真以为自己就是天皇老子了。卫大爷想破亲,也得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不想让卫兄娶亲,不外乎是想着卫兄的家产。」

  卫连舟虽然被逐出宗族了,从法律上说跟卫家宗族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操作时不会那么严格,卫连舟要是无子嗣,他身后财产肯定还是卫家的。卫连舟与亲爹闹成那样,卫二老爷幸存一子又与卫连舟有杀母大仇,财产肯定轮不到二房,相反的卫连舟与大房亲厚,以后真后继无人,财产肯定是大房的。

  「贤弟何故生气,卫大爷就是想破亲,也得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能不能做了这个主。」谢延丰微笑的说着,顿了一下又道:「贤弟与卫九爷相识,卫九爷常在郑亲王府出入,你又与郑亲王相识,不如写张贴子去见他。郑王妃与卫三爷的亲姐定远侯世子夫人又是姑嫂,直接去定远侯府是有点不合适,但挑个合适的人传话过去却是不难。」

  沈书君心中也是如此想的,只是没想到郑王妃这一层,他本想让卫策带话给卫大伯。既然谢延丰都说这是卫大爷所为,不是卫大伯所为,从晚辈立场上说,他还是想见见卫大伯。要是由郑王妃捅给卫氏,只怕这事在京中也就瞒不住,到时候国公府只怕要颜面扫地了。

  谢延丰笑着又道:「卫大爷能直接让人把你送帖的小厮扣下,这是打定主意要把这门亲事搅和散。你若只是找到卫策,告知卫大老爷此事,以卫大老爷的性格,也不会把卫大爷怎么样。以后这门亲事就是成了,只怕也是后患无穷。」

  卫大爷想搅和散这门亲事不外乎是因为钱财,卫大伯天性又过于厚道,对长子不会狠罚。等沈家兄妹进了门,卫大爷照样闹腾,到时闹的不欢而散,国公府直接不承认跟沈家的这门亲事,连事着卫氏对沈家印象都不好,这事就有点麻烦。

  海运是非常危险的行业,卫连舟常年外头跑船,万一有个好歹来……剩下沈书娴孤儿寡母,如何能跟国公府争家业。再有法律保证,欺负孤儿寡母的手段太多了。就是有儿子,也可以说沈书娴贞洁有问题,儿子不是亲生的。

  这种事情谢延丰见过的不是一次两次,民野乡间行事作风是够剽悍,但真说阴毒不要脸,跟京城比还差了点。越是有权势,越是会利用权势,平民百姓还会想着击鼓鸣冤,京城这些权贵们,哪个会相信青天老爷会主持公道。

  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由卫氏牵头逼着国公府认下这门亲事,还得让卫大爷彻底明白,沈家就是商户,也不是那以好惹的。有些人不是你给他留了脸面,他就会给你留脸面的,纵容的结果就是蹬鼻子上脸。

  沈书君听得叹了口气,虽然卫大爷的信让他很不爽,但这趟上京来,他的原始想法还是很美好的。毕竟是结亲又不是结仇,能够不伤气的解决自然更好。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天真了点,那样丰厚的一份家业,卫大爷如何不动心。便道:「大哥说的是,听大哥的,明天就给郑亲王府写了贴送去。」

  「还是我写吧。」谢延丰微笑着,又道:「顺道也给卫大老爷写一封,等过几日我再派人给卫大老爷寄去。」

  谢延丰执笔,沈书君在旁磨墨,先把郑亲王府的帖子写好,虽然天色有点晚了,仍然派了小厮去送。卫大爷已经知道沈家兄妹到了,那这事就不宜拖着,晚上把贴送去,明天早上就能过去。

  给卫大伯的那封信却是先封好,等到沈书君兄妹跟卫氏接上头了,这事也快在京城传开了。自己这封信再送过去,这才是恰到好处。

  「明天去郑亲王府,把沈姑娘也一起叫上。」谢延丰说着,主角是沈书娴,那就先见见郑王妃,然后由沈书娴说,卫家如何写信来的,然后他们来了,派人送贴去国公府,结果小厮受到了什么待遇。这些诉苦的事情,不合适沈书君说,让沈书娴开口合适些。

  沈书君有点犹豫,却还是点头道:「大哥思虑周详。」谢衡是曾经对沈书娴动过心思,不过事过境迁,相信谢衡此时也没啥想法了。

  沈书娴晚饭都没吃好,一直在想刘成去国公府送的的事,快睡觉下的时候吴婆子终于把消息带过来了。除了刘成被侮国公府的事外,还有明天要去郑亲王的事,吴婆子口角说不上多伶俐,话说的不是很清楚,沈书娴却是明白谢延丰的意思。